• 分享
  • 收藏
    X
    多利农庄,成都最大“农+旅”有机小镇
    • 乡村播报 2020-07-28 10:09 10:09
    1661590
    0

    在城市不远的近郊,将城市文明注入乡村,建设“田园、乐园、家园”融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一个拥有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田园社区的多业态文化休闲旅游小镇。


    经过历时3年的建设,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项目和省、市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位于成都郫县白云村的多利农庄则是一种可行的田园综合体模式。


    这是目前成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六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和有机小镇。它并非单独存在于乡村或者城市,而是一个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生命共同体。

    多利农庄:如何解决土地、资金、产业、三农问题


    1



    产村相融三产互动

    首批示范农庄和有机生活体验馆对外开放

    2015年郫县成为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批准为首批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之一。在这个大背景下,多利农庄进行方案设计。

     

    从大区位上看,场地与水结缘。整个项目的景观体系,设计以“川西林盘”为模型,分为公共区域和庭院区域两部分。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西部最美水乡”。

     

    农庄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质量效益为核心、绿色发展为根本、农民增收为目的,遵循“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品牌化”的理念,突出“市民农庄”“乡村创客”“造梦乐园”主题,激活都市农业的多业价值、乐游价值和安居价值,打造集农业休闲康养于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六次产业全链条增值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和“宜业宜游宜居”的都市有机农业小镇,形成产村相融、三产互动、城乡统筹的综合示范效应。

    项目接待中心是一处别开生面的绿色外观的集装箱建构体。

    围绕打造国际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在郫都区红光镇、三道堰镇等6村连片规划建设多利有机小镇。计划总投资150亿元,总规划面积约2万亩,区域内集体建设用地约2900亩,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用地约1000亩,特色小镇和家庭农庄建设用地约1900亩,规划建设52万平方米农村新型社区、63万平方米家庭农庄和打万亩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5万亩有机生态农业发展。

     

    目前,已完成投资5.2亿元,实施了8.1万平方米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今年6月底可安置600户1800余人入住;已建成600亩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区、12000平方米温室大棚和分拣包装中心;已依法取得128.3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启动了4个组团度假酒店和家庭农庄建设,首批示范农庄和有机生活体验馆已正式对外开放,游客可来体验乡村风光、有机蔬菜种植以及乡村酒店等特色旅游。


    2



    保险资金进入农业农村

    探寻破解“三农”难题的新路径

    成都多利农庄项目,也开创了现代农业项目融资发展的新渠道。2016年,多利项目在“建设用地不增加、农业用地不减少、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原则下,拟 100亿元,携手中国平安集团、浙江绿城集团、法国LUX酒店管理公司进行四村联合打造新型”农+旅“结合的都市现代农业有机小镇。依托保险资金“大资本、低成本、周期长”的优势,有效解决了都市现代农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的难题。

     

    多利农庄成为“平安好生活”的承载主体,依托平安140万销售团队及7000万高端客户资源,拓展新销售链条和营销网络体系,2016销售额首次突破5亿元,2017年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


    3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红利

    当地农户以确权后的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入股,组建村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多利公司合作,自主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通过整理节余的集体建设用地挂牌出让,实现土地整理项目收益和农民股东利益分配。目前,项目一期128.38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成交价69万/亩,成交额达8858万元。

     

    新农村,需要城市资本下乡,不仅是需要资金,更需要由此带来的智慧与秩序。

     

    成都多利农庄项目实施中,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并确保了“5个合法”即;

    项目合法:取得发改项目立项、环评环保备案、招投标备案;

    用地合法:依法办理集体土地不动产权证;

    规划合法:依法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程序合法:依法办理乡村建设施工许可证;

    物业合法:依法办理房屋竣工验收备案、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和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

     

     

    这里,不拔苗助长,完全按照蔬菜自己“意愿”任性的自由生长;

    这里,没有化肥、农药、臭水沟污染,蔬菜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这里低碳、生态,将植物成长还原自然态,有机蔬菜是人们的“餐中宝”;

    这里,可以实现人们吃上安心、营养蔬菜的愿望。


    4



    都市农业双创

    开设都市农业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有机农业专家担当导师!

    多利农庄联合中国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和上海有机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都市农业科创中心”,采取“成果转让+创新导师+孵化基地+服务平台”模式,开展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孵化、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和有机蔬菜行业标准研究,并为入驻园区内的农业创客、合作社提供技术辅导和支撑。目前,已建立近30名导师辅导团队,覆盖有机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研发、园艺景观和农村土地改革等领域。

    作为成都市、区两级农业双创示范孵化园区,首期已形成300亩大田、100亩塑料大棚、10000平方米智能温室大棚及2000平方米文创空间的农业双创载体平台,通过设立都市农业双创基金、提供涵盖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投资对接、市场开发等全程双创孵化服务等支持政策,相继引入了创客咖啡吧、有机蔬菜沙拉吧、farm私房菜、园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30多家市场主体入驻园区开展创业创新。

    多利农庄的区块设计...




    越自然的设计越难做

    因为要具备超深厚的设计功底


    成都的多利农庄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项目和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也是目前国内运营较为成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田园综合体。



    下面我们就从规划的角度对方案进行介绍(PS:本项目由济景在2015年完成设计,感谢济景提供的设计素材。)


    2.项目背景


    2015年郫县成为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批准为首批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之一。在这个大背景下,多利农庄进行方案设计。


    从大区位上看,场地与水结缘。2014年被批准为国 家4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西部最美水乡”。


    但是,田综设计一般有其非常特殊的用地布局,所以从三个村子的用地构成可以看出,资源的分散和集中将成为困扰此类项目的关键问题。



    3.核心问题


    为了给大家节省时间,避免废话连篇。小编结合近期田综的实践经验,将本项目的焦点提炼出两个核心问题,并进行解答:


    问题一:多利农庄是怎样结合有当地特色的水系进行设计?

    问题二:多利农庄是怎样解决集中与分散的矛盾的?


    问题一.怎样优化设计水系?


    我们先来看看现状水系,因为水与农业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设计师将要调整的水系进行编号。


    然后再来看看改造后的水系:1处增加新挖水塘,4处增加纵向连接,678处对河道进行梳理。


    新的水系架构不仅对农业相关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变成旅游等功能的一部分。这个项目对水系的梳理,体现出设计师对农业综合体项目的深刻理解。


    问题二.怎样解决分散与集中的矛盾?


    我们先来看看方案的功能布局吧:

    整个功能布局由研发中试、生产、展销、总部、智库、休闲等功能展开。


    由此衍生出来的用地功能布局基本按照三个村子进行资源搭配。


    从下图可以看到:安置区是按照村庄分散安置的,虽然建设用地较为分散,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还是在核心区域设置小镇中心的,在核心区中实现有一定强度的集中开发。


    但坦白讲,如果我们只把目光集中在建设用地上,资源分散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不过,作为田园综合体,设计师将农田也统筹考虑,分散的建设用地就成为周边农田设施的配套。


    同时,要调动所有自然因素进行综合设计,(这里已经不是简单意义的建筑、景观、规划一体化设计了),还需要有读懂自然、读懂农村、读懂农业、读懂农民的能力)


    我们分片区来看,会看的更加清晰:这个片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分散的条状用地与农业很好的结合,再加上绿城成熟的农镇住宅产品体系,让建设用地变成片区的配套,而不是相互之间的孤立。


    北侧滨水区是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为主,也将不同的资源连成一体。


    南侧的休闲农庄在这方面体现的更为突出,尤其是周边的各种种植园区,实现了开发地块与空白地块的互动。


    4.小结


    不难看出田园综合体规划在设计方法论上与正常的城市里的规划还是不同的。在田园综合体设计中,资源的分散与集中配置是需要调动各种因素一起来实现的。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