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
    • 小蜜蜂超级购一蜜姐一42923 2020-08-14 14:29 14:29
    1623144
    0

    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13岁上北大的才女,最终嫁给大25岁美国导师,网友:欠她一个祝福

    作为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并不缺少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比如,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也就是后来的著名青年诗人海子,他以其特色鲜明的先锋诗歌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在海子从北大毕业的次年,又有一位年仅13岁的时为初中生的天津女孩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就是影响了许多青年学子的励志楷模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一个文学氛围很浓的家庭,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受父母的影响,田晓菲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诗歌天赋,她4岁时开始写诗,并且创作出了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童年时代就先后出版了5部诗集,从而打动了北大的教授们,因为直接由初中进入北大,成为一名万千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女。

    田晓菲进入北大后,依然表现出才气逼人的气势,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大三那年,恰逢北大90周年校庆,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特地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大校时,田晓菲不结识了她的前辈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田晓非这一走,就变成了美籍华人,因为,她在美国寻了个年长他25岁的美国大叔做老公。这个美国老公不是别人,而是她在哈佛时的导师——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宇文所安)。出生于1946年的宇文所安,比出生于1971年的田晓菲整整大了25岁。

    这一段老少配的跨国婚姻,并不被国内民众看好,人们认为田晓菲这是忘本,是北大发现了她、培养了她,她却轻轻地一挥衣袖,投奔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的励志偶像,因为这一段婚姻,倾刻崩塌。

    这样的结局,她在16岁时写的那篇《十三岁的际遇》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宇文所安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时,迎来了他的中国情人,来自北大的女诗人、女作家田晓菲。两人的关系由师生发生到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光的浸润的。

    到了美国的田晓菲,学习与成长并未减速,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

    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导师。因为诗歌的关系,宇文所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特别是在她别有离开后,他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田晓菲毕业那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对田晓菲表白了。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但她也如实告诉宇文所安,自己还有一个追求者。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的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婚后的田晓菲,事业也在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他们因为汉语汉诗结缘,结为夫妻后,又双双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携手并进,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田晓菲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作品,还有译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

    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2018年,宇文所安还斩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

    如今的田晓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13岁上北大的才女,最终嫁给大25岁美国导师,网友:欠她一个祝福

    作为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并不缺少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比如,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也就是后来的著名青年诗人海子,他以其特色鲜明的先锋诗歌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在海子从北大毕业的次年,又有一位年仅13岁的时为初中生的天津女孩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就是影响了许多青年学子的励志楷模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一个文学氛围很浓的家庭,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受父母的影响,田晓菲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诗歌天赋,她4岁时开始写诗,并且创作出了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童年时代就先后出版了5部诗集,从而打动了北大的教授们,因为直接由初中进入北大,成为一名万千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女。

    田晓菲进入北大后,依然表现出才气逼人的气势,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大三那年,恰逢北大90周年校庆,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特地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大校时,田晓菲不结识了她的前辈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田晓非这一走,就变成了美籍华人,因为,她在美国寻了个年长他25岁的美国大叔做老公。这个美国老公不是别人,而是她在哈佛时的导师——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宇文所安)。出生于1946年的宇文所安,比出生于1971年的田晓菲整整大了25岁。

    这一段老少配的跨国婚姻,并不被国内民众看好,人们认为田晓菲这是忘本,是北大发现了她、培养了她,她却轻轻地一挥衣袖,投奔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的励志偶像,因为这一段婚姻,倾刻崩塌。

    这样的结局,她在16岁时写的那篇《十三岁的际遇》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宇文所安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时,迎来了他的中国情人,来自北大的女诗人、女作家田晓菲。两人的关系由师生发生到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光的浸润的。

    到了美国的田晓菲,学习与成长并未减速,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

    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导师。因为诗歌的关系,宇文所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特别是在她别有离开后,他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田晓菲毕业那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对田晓菲表白了。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但她也如实告诉宇文所安,自己还有一个追求者。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的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婚后的田晓菲,事业也在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他们因为汉语汉诗结缘,结为夫妻后,又双双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携手并进,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田晓菲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作品,还有译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

    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2018年,宇文所安还斩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

    如今的田晓菲,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其实,这段被世人诟病的婚姻,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祝福的。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13岁上北大的才女,最终嫁给大25岁美国导师,网友:欠她一个祝福

    作为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并不缺少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比如,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也就是后来的著名青年诗人海子,他以其特色鲜明的先锋诗歌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在海子从北大毕业的次年,又有一位年仅13岁的时为初中生的天津女孩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就是影响了许多青年学子的励志楷模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一个文学氛围很浓的家庭,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受父母的影响,田晓菲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诗歌天赋,她4岁时开始写诗,并且创作出了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童年时代就先后出版了5部诗集,从而打动了北大的教授们,因为直接由初中进入北大,成为一名万千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女。

    田晓菲进入北大后,依然表现出才气逼人的气势,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大三那年,恰逢北大90周年校庆,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特地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大校时,田晓菲不结识了她的前辈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田晓非这一走,就变成了美籍华人,因为,她在美国寻了个年长他25岁的美国大叔做老公。这个美国老公不是别人,而是她在哈佛时的导师——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宇文所安)。出生于1946年的宇文所安,比出生于1971年的田晓菲整整大了25岁。

    这一段老少配的跨国婚姻,并不被国内民众看好,人们认为田晓菲这是忘本,是北大发现了她、培养了她,她却轻轻地一挥衣袖,投奔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的励志偶像,因为这一段婚姻,倾刻崩塌。

    这样的结局,她在16岁时写的那篇《十三岁的际遇》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宇文所安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时,迎来了他的中国情人,来自北大的女诗人、女作家田晓菲。两人的关系由师生发生到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光的浸润的。

    到了美国的田晓菲,学习与成长并未减速,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

    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导师。因为诗歌的关系,宇文所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特别是在她别有离开后,他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田晓菲毕业那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对田晓菲表白了。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但她也如实告诉宇文所安,自己还有一个追求者。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的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婚后的田晓菲,事业也在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他们因为汉语汉诗结缘,结为夫妻后,又双双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携手并进,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田晓菲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作品,还有译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

    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2018年,宇文所安还斩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

    如今的田晓菲,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其实,这段被世人诟病的婚姻,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祝福的。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13岁上北大的才女,最终嫁给大25岁美国导师,网友:欠她一个祝福

    作为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并不缺少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比如,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也就是后来的著名青年诗人海子,他以其特色鲜明的先锋诗歌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在海子从北大毕业的次年,又有一位年仅13岁的时为初中生的天津女孩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就是影响了许多青年学子的励志楷模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一个文学氛围很浓的家庭,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受父母的影响,田晓菲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诗歌天赋,她4岁时开始写诗,并且创作出了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童年时代就先后出版了5部诗集,从而打动了北大的教授们,因为直接由初中进入北大,成为一名万千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女。

    田晓菲进入北大后,依然表现出才气逼人的气势,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大三那年,恰逢北大90周年校庆,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特地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大校时,田晓菲不结识了她的前辈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田晓非这一走,就变成了美籍华人,因为,她在美国寻了个年长他25岁的美国大叔做老公。这个美国老公不是别人,而是她在哈佛时的导师——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宇文所安)。出生于1946年的宇文所安,比出生于1971年的田晓菲整整大了25岁。

    这一段老少配的跨国婚姻,并不被国内民众看好,人们认为田晓菲这是忘本,是北大发现了她、培养了她,她却轻轻地一挥衣袖,投奔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的励志偶像,因为这一段婚姻,倾刻崩塌。

    这样的结局,她在16岁时写的那篇《十三岁的际遇》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宇文所安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时,迎来了他的中国情人,来自北大的女诗人、女作家田晓菲。两人的关系由师生发生到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光的浸润的。

    到了美国的田晓菲,学习与成长并未减速,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

    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导师。因为诗歌的关系,宇文所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特别是在她别有离开后,他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田晓菲毕业那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对田晓菲表白了。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但她也如实告诉宇文所安,自己还有一个追求者。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的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婚后的田晓菲,事业也在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他们因为汉语汉诗结缘,结为夫妻后,又双双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携手并进,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田晓菲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作品,还有译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

    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2018年,宇文所安还斩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

    如今的田晓菲,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其实,这段被世人诟病的婚姻,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祝福的。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13岁上北大的才女,最终嫁给大25岁美国导师,网友:欠她一个祝福

    作为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并不缺少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比如,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也就是后来的著名青年诗人海子,他以其特色鲜明的先锋诗歌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在海子从北大毕业的次年,又有一位年仅13岁的时为初中生的天津女孩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就是影响了许多青年学子的励志楷模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一个文学氛围很浓的家庭,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受父母的影响,田晓菲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诗歌天赋,她4岁时开始写诗,并且创作出了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童年时代就先后出版了5部诗集,从而打动了北大的教授们,因为直接由初中进入北大,成为一名万千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女。

    田晓菲进入北大后,依然表现出才气逼人的气势,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大三那年,恰逢北大90周年校庆,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特地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大校时,田晓菲不结识了她的前辈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田晓非这一走,就变成了美籍华人,因为,她在美国寻了个年长他25岁的美国大叔做老公。这个美国老公不是别人,而是她在哈佛时的导师——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宇文所安)。出生于1946年的宇文所安,比出生于1971年的田晓菲整整大了25岁。

    这一段老少配的跨国婚姻,并不被国内民众看好,人们认为田晓菲这是忘本,是北大发现了她、培养了她,她却轻轻地一挥衣袖,投奔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的励志偶像,因为这一段婚姻,倾刻崩塌。

    这样的结局,她在16岁时写的那篇《十三岁的际遇》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宇文所安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时,迎来了他的中国情人,来自北大的女诗人、女作家田晓菲。两人的关系由师生发生到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光的浸润的。

    到了美国的田晓菲,学习与成长并未减速,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

    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导师。因为诗歌的关系,宇文所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特别是在她别有离开后,他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田晓菲毕业那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对田晓菲表白了。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但她也如实告诉宇文所安,自己还有一个追求者。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的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婚后的田晓菲,事业也在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他们因为汉语汉诗结缘,结为夫妻后,又双双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携手并进,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田晓菲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作品,还有译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

    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2018年,宇文所安还斩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

    如今的田晓菲,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其实,这段被世人诟病的婚姻,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祝福的。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13岁上北大的才女,最终嫁给大25岁美国导师,网友:欠她一个祝福

    作为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并不缺少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比如,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也就是后来的著名青年诗人海子,他以其特色鲜明的先锋诗歌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在海子从北大毕业的次年,又有一位年仅13岁的时为初中生的天津女孩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就是影响了许多青年学子的励志楷模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一个文学氛围很浓的家庭,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受父母的影响,田晓菲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诗歌天赋,她4岁时开始写诗,并且创作出了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童年时代就先后出版了5部诗集,从而打动了北大的教授们,因为直接由初中进入北大,成为一名万千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女。

    田晓菲进入北大后,依然表现出才气逼人的气势,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大三那年,恰逢北大90周年校庆,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特地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大校时,田晓菲不结识了她的前辈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田晓非这一走,就变成了美籍华人,因为,她在美国寻了个年长他25岁的美国大叔做老公。这个美国老公不是别人,而是她在哈佛时的导师——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宇文所安)。出生于1946年的宇文所安,比出生于1971年的田晓菲整整大了25岁。

    这一段老少配的跨国婚姻,并不被国内民众看好,人们认为田晓菲这是忘本,是北大发现了她、培养了她,她却轻轻地一挥衣袖,投奔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的励志偶像,因为这一段婚姻,倾刻崩塌。

    这样的结局,她在16岁时写的那篇《十三岁的际遇》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宇文所安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时,迎来了他的中国情人,来自北大的女诗人、女作家田晓菲。两人的关系由师生发生到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光的浸润的。

    到了美国的田晓菲,学习与成长并未减速,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

    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导师。因为诗歌的关系,宇文所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特别是在她别有离开后,他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田晓菲毕业那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对田晓菲表白了。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但她也如实告诉宇文所安,自己还有一个追求者。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的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婚后的田晓菲,事业也在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他们因为汉语汉诗结缘,结为夫妻后,又双双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携手并进,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田晓菲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作品,还有译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

    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2018年,宇文所安还斩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

    如今的田晓菲,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其实,这段被世人诟病的婚姻,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祝福的。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13岁上北大的才女,最终嫁给大25岁美国导师,网友:欠她一个祝福

    作为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并不缺少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比如,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也就是后来的著名青年诗人海子,他以其特色鲜明的先锋诗歌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在海子从北大毕业的次年,又有一位年仅13岁的时为初中生的天津女孩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就是影响了许多青年学子的励志楷模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一个文学氛围很浓的家庭,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受父母的影响,田晓菲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诗歌天赋,她4岁时开始写诗,并且创作出了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童年时代就先后出版了5部诗集,从而打动了北大的教授们,因为直接由初中进入北大,成为一名万千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女。

    田晓菲进入北大后,依然表现出才气逼人的气势,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大三那年,恰逢北大90周年校庆,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特地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大校时,田晓菲不结识了她的前辈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田晓非这一走,就变成了美籍华人,因为,她在美国寻了个年长他25岁的美国大叔做老公。这个美国老公不是别人,而是她在哈佛时的导师——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宇文所安)。出生于1946年的宇文所安,比出生于1971年的田晓菲整整大了25岁。

    这一段老少配的跨国婚姻,并不被国内民众看好,人们认为田晓菲这是忘本,是北大发现了她、培养了她,她却轻轻地一挥衣袖,投奔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的励志偶像,因为这一段婚姻,倾刻崩塌。

    这样的结局,她在16岁时写的那篇《十三岁的际遇》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宇文所安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时,迎来了他的中国情人,来自北大的女诗人、女作家田晓菲。两人的关系由师生发生到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光的浸润的。

    到了美国的田晓菲,学习与成长并未减速,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

    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导师。因为诗歌的关系,宇文所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特别是在她别有离开后,他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田晓菲毕业那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对田晓菲表白了。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但她也如实告诉宇文所安,自己还有一个追求者。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的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婚后的田晓菲,事业也在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他们因为汉语汉诗结缘,结为夫妻后,又双双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携手并进,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田晓菲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作品,还有译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

    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2018年,宇文所安还斩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

    如今的田晓菲,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其实,这段被世人诟病的婚姻,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祝福的。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13岁上北大的才女,最终嫁给大25岁美国导师,网友:欠她一个祝福

    作为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并不缺少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比如,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也就是后来的著名青年诗人海子,他以其特色鲜明的先锋诗歌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在海子从北大毕业的次年,又有一位年仅13岁的时为初中生的天津女孩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就是影响了许多青年学子的励志楷模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一个文学氛围很浓的家庭,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受父母的影响,田晓菲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诗歌天赋,她4岁时开始写诗,并且创作出了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童年时代就先后出版了5部诗集,从而打动了北大的教授们,因为直接由初中进入北大,成为一名万千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女。

    田晓菲进入北大后,依然表现出才气逼人的气势,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大三那年,恰逢北大90周年校庆,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特地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大校时,田晓菲不结识了她的前辈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田晓非这一走,就变成了美籍华人,因为,她在美国寻了个年长他25岁的美国大叔做老公。这个美国老公不是别人,而是她在哈佛时的导师——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宇文所安)。出生于1946年的宇文所安,比出生于1971年的田晓菲整整大了25岁。

    这一段老少配的跨国婚姻,并不被国内民众看好,人们认为田晓菲这是忘本,是北大发现了她、培养了她,她却轻轻地一挥衣袖,投奔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的励志偶像,因为这一段婚姻,倾刻崩塌。

    这样的结局,她在16岁时写的那篇《十三岁的际遇》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宇文所安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时,迎来了他的中国情人,来自北大的女诗人、女作家田晓菲。两人的关系由师生发生到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光的浸润的。

    到了美国的田晓菲,学习与成长并未减速,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

    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导师。因为诗歌的关系,宇文所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特别是在她别有离开后,他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田晓菲毕业那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对田晓菲表白了。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但她也如实告诉宇文所安,自己还有一个追求者。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的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婚后的田晓菲,事业也在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他们因为汉语汉诗结缘,结为夫妻后,又双双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携手并进,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田晓菲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作品,还有译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

    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2018年,宇文所安还斩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

    如今的田晓菲,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其实,这段被世人诟病的婚姻,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祝福的。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13岁上北大的才女,最终嫁给大25岁美国导师,网友:欠她一个祝福

    作为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并不缺少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比如,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也就是后来的著名青年诗人海子,他以其特色鲜明的先锋诗歌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在海子从北大毕业的次年,又有一位年仅13岁的时为初中生的天津女孩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就是影响了许多青年学子的励志楷模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一个文学氛围很浓的家庭,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受父母的影响,田晓菲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诗歌天赋,她4岁时开始写诗,并且创作出了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童年时代就先后出版了5部诗集,从而打动了北大的教授们,因为直接由初中进入北大,成为一名万千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女。

    田晓菲进入北大后,依然表现出才气逼人的气势,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大三那年,恰逢北大90周年校庆,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特地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大校时,田晓菲不结识了她的前辈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田晓非这一走,就变成了美籍华人,因为,她在美国寻了个年长他25岁的美国大叔做老公。这个美国老公不是别人,而是她在哈佛时的导师——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宇文所安)。出生于1946年的宇文所安,比出生于1971年的田晓菲整整大了25岁。

    这一段老少配的跨国婚姻,并不被国内民众看好,人们认为田晓菲这是忘本,是北大发现了她、培养了她,她却轻轻地一挥衣袖,投奔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的励志偶像,因为这一段婚姻,倾刻崩塌。

    这样的结局,她在16岁时写的那篇《十三岁的际遇》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宇文所安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时,迎来了他的中国情人,来自北大的女诗人、女作家田晓菲。两人的关系由师生发生到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光的浸润的。

    到了美国的田晓菲,学习与成长并未减速,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

    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导师。因为诗歌的关系,宇文所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特别是在她别有离开后,他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田晓菲毕业那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对田晓菲表白了。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但她也如实告诉宇文所安,自己还有一个追求者。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的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婚后的田晓菲,事业也在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他们因为汉语汉诗结缘,结为夫妻后,又双双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携手并进,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田晓菲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作品,还有译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

    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2018年,宇文所安还斩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

    如今的田晓菲,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其实,这段被世人诟病的婚姻,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祝福的。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13岁上北大的才女,最终嫁给大25岁美国导师,网友:欠她一个祝福

    作为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并不缺少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比如,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也就是后来的著名青年诗人海子,他以其特色鲜明的先锋诗歌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在海子从北大毕业的次年,又有一位年仅13岁的时为初中生的天津女孩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就是影响了许多青年学子的励志楷模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一个文学氛围很浓的家庭,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受父母的影响,田晓菲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诗歌天赋,她4岁时开始写诗,并且创作出了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童年时代就先后出版了5部诗集,从而打动了北大的教授们,因为直接由初中进入北大,成为一名万千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女。

    田晓菲进入北大后,依然表现出才气逼人的气势,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大三那年,恰逢北大90周年校庆,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特地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大校时,田晓菲不结识了她的前辈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田晓非这一走,就变成了美籍华人,因为,她在美国寻了个年长他25岁的美国大叔做老公。这个美国老公不是别人,而是她在哈佛时的导师——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宇文所安)。出生于1946年的宇文所安,比出生于1971年的田晓菲整整大了25岁。

    这一段老少配的跨国婚姻,并不被国内民众看好,人们认为田晓菲这是忘本,是北大发现了她、培养了她,她却轻轻地一挥衣袖,投奔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的励志偶像,因为这一段婚姻,倾刻崩塌。

    这样的结局,她在16岁时写的那篇《十三岁的际遇》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宇文所安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时,迎来了他的中国情人,来自北大的女诗人、女作家田晓菲。两人的关系由师生发生到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光的浸润的。

    到了美国的田晓菲,学习与成长并未减速,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

    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导师。因为诗歌的关系,宇文所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特别是在她别有离开后,他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田晓菲毕业那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对田晓菲表白了。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但她也如实告诉宇文所安,自己还有一个追求者。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的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婚后的田晓菲,事业也在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他们因为汉语汉诗结缘,结为夫妻后,又双双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携手并进,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田晓菲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作品,还有译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

    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2018年,宇文所安还斩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

    如今的田晓菲,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其实,这段被世人诟病的婚姻,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祝福的。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13岁上北大的才女,最终嫁给大25岁美国导师,网友:欠她一个祝福

    作为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并不缺少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比如,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也就是后来的著名青年诗人海子,他以其特色鲜明的先锋诗歌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在海子从北大毕业的次年,又有一位年仅13岁的时为初中生的天津女孩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就是影响了许多青年学子的励志楷模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一个文学氛围很浓的家庭,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受父母的影响,田晓菲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诗歌天赋,她4岁时开始写诗,并且创作出了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童年时代就先后出版了5部诗集,从而打动了北大的教授们,因为直接由初中进入北大,成为一名万千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女。

    田晓菲进入北大后,依然表现出才气逼人的气势,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大三那年,恰逢北大90周年校庆,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特地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大校时,田晓菲不结识了她的前辈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田晓非这一走,就变成了美籍华人,因为,她在美国寻了个年长他25岁的美国大叔做老公。这个美国老公不是别人,而是她在哈佛时的导师——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宇文所安)。出生于1946年的宇文所安,比出生于1971年的田晓菲整整大了25岁。

    这一段老少配的跨国婚姻,并不被国内民众看好,人们认为田晓菲这是忘本,是北大发现了她、培养了她,她却轻轻地一挥衣袖,投奔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的励志偶像,因为这一段婚姻,倾刻崩塌。

    这样的结局,她在16岁时写的那篇《十三岁的际遇》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宇文所安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时,迎来了他的中国情人,来自北大的女诗人、女作家田晓菲。两人的关系由师生发生到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光的浸润的。

    到了美国的田晓菲,学习与成长并未减速,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

    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导师。因为诗歌的关系,宇文所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特别是在她别有离开后,他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田晓菲毕业那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对田晓菲表白了。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但她也如实告诉宇文所安,自己还有一个追求者。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的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婚后的田晓菲,事业也在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他们因为汉语汉诗结缘,结为夫妻后,又双双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携手并进,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田晓菲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作品,还有译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

    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2018年,宇文所安还斩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

    如今的田晓菲,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其实,这段被世人诟病的婚姻,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祝福的。13岁上北大,28岁嫁53岁美国老头,35岁成哈佛教授,如今过得怎样?13岁上北大的才女,最终嫁给大25岁美国导师,网友:欠她一个祝福

    作为中国顶级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并不缺少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比如,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也就是后来的著名青年诗人海子,他以其特色鲜明的先锋诗歌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在海子从北大毕业的次年,又有一位年仅13岁的时为初中生的天津女孩因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而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就是影响了许多青年学子的励志楷模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一个文学氛围很浓的家庭,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受父母的影响,田晓菲从小就表现出较强的诗歌天赋,她4岁时开始写诗,并且创作出了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童年时代就先后出版了5部诗集,从而打动了北大的教授们,因为直接由初中进入北大,成为一名万千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女。

    田晓菲进入北大后,依然表现出才气逼人的气势,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大三那年,恰逢北大90周年校庆,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田晓菲特地写下了一篇《十三岁的际遇》: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十三岁的际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北大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也成为田晓菲少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北大校时,田晓菲不结识了她的前辈诗人海子。当时的海子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远赴美国,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田晓非这一走,就变成了美籍华人,因为,她在美国寻了个年长他25岁的美国大叔做老公。这个美国老公不是别人,而是她在哈佛时的导师——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字宇文所安)。出生于1946年的宇文所安,比出生于1971年的田晓菲整整大了25岁。

    这一段老少配的跨国婚姻,并不被国内民众看好,人们认为田晓菲这是忘本,是北大发现了她、培养了她,她却轻轻地一挥衣袖,投奔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曾经的励志偶像,因为这一段婚姻,倾刻崩塌。

    这样的结局,她在16岁时写的那篇《十三岁的际遇》中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田晓菲的老公宇文所安,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宇文所安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时,迎来了他的中国情人,来自北大的女诗人、女作家田晓菲。两人的关系由师生发生到情侣,也是经过了一段时光的浸润的。

    到了美国的田晓菲,学习与成长并未减速,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后,她应聘到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

    田晓菲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宇文所安是她的导师。因为诗歌的关系,宇文所安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女孩,特别是在她别有离开后,他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田晓菲毕业那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对田晓菲表白了。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但她也如实告诉宇文所安,自己还有一个追求者。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的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28岁的北大才女田晓菲嫁给了53岁的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婚后的田晓菲,事业也在进步。1999年,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助理教授。2000年5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邀请她到东亚系担任讲师。2005年7月,任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9月,年仅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

    他们因为汉语汉诗结缘,结为夫妻后,又双双在共同的研究领域携手并进,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田晓菲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英文,2005)等作品,还有译著《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8),《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等等。

    宇文所安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2018年,宇文所安还斩获第三届唐奖汉学奖。

    如今的田晓菲,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其实,这段被世人诟病的婚姻,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祝福的。菲,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其实,这段被世人诟病的婚姻,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是值得祝福的。


    1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