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史湘云为什么对薛宝钗那么欣赏?
    • 2021-03-04 08:20 08:20
    1586713
    0

    作者

    归途如虹

    史湘云是《红楼梦》里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她心胸开朗,性格活泼,乐观豁达,随遇而安,是一个让人觉得如沐春风的女孩子。史湘云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她欣赏谁,就直言不讳地夸耀谁。史湘云夸奖得最多的是薛宝钗。她也是发自内心地欣赏薛宝钗,甚至希望薛宝钗是自己的亲姐姐。

    史湘云是《红楼梦》里一个姗姗来迟的姑娘。她在第二十回的时候才出现。可是,她却已经和林黛玉、薛宝钗很熟悉了。在这一回里,史湘云就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薛宝钗的欣赏。她对林黛玉说:“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可见,在史湘云心里,薛宝钗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人,至少和林黛玉是不分伯仲的。

    第三十二回里,史湘云还对袭人说:“我只当时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这话说得有点夸张了,但是我们也的确可以看出,在史湘云眼里,薛宝钗给了自己亲人般的温暖。

    史湘云从小就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在叔叔婶婶那里也过得很辛苦。可是,她从来不抱怨生活。她把薛宝钗看成是亲人,才对薛宝钗诉苦。薛宝钗也的确很体谅史湘云,帮史湘云做针线活,帮史湘云筹办螃蟹宴。薛宝钗这样做不仅减轻了史湘云的负担,也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史湘云处处夸她好,还在贾母面前感激薛宝钗帮自己预备螃蟹宴,也引得贾母夸赞薛宝钗心细,凡事都想得周到。薛宝钗这种利人利己的处事方式也赢得了很多读者的肯定。

    史湘云还很欣赏薛宝钗的才学。第七十六回里,史湘云和林黛玉一起咏月,史湘云就对林黛玉说自己在看历朝文选的时候发现一个生僻字“棔”,自己要查,薛宝钗就告诉她这个字的意思是明开夜合。史湘云查证之后发现果然如此。可见,薛宝钗虽然始终在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自己却是一个学问家。而且,薛宝钗觉得,学问当中才是正事,有了学问,小事才不会流于市俗。第三十七回里,薛宝钗还和史湘云一起想出了十二个有关菊花的题目,比如《忆菊》、《访菊》、《问菊》等,这些题目新颖别致,耐人寻味。不过,李纨之所以不再让薛宝钗夺魁原因也在这里,因为题目是薛宝钗和史湘云提前就想好的,如果再让薛宝钗夺魁,李纨的公正性就难以体现了。而且,林黛玉的三首诗的确写得很不错。

    史湘云和薛宝钗在思想上也有接近的地方。史湘云不了解贾雨村的为人,于是就对贾宝玉这样说:“还是这个性情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可见,史湘云也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她也觉得贾宝玉应该懂一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和那些官场中人来往。

    可是,史湘云其实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姑娘。她对仕途经济的认识其实并不像薛宝钗那样深刻。而且,史湘云知道贾宝玉觉得自己说的是“混账话”之后就不再说了。可是,薛宝钗却始终在对贾宝玉因势利导,薛宝钗具体是如何劝说贾宝玉走立身扬名道路的曹雪芹没有写。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薛宝钗对林黛玉说的话了解到薛宝钗的思想。原来,薛宝钗觉得,男人读书明理,辅国治民才是分内之事。她甚至务实到不觉得做诗写字是男人分内的事。这和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薛宝钗的思想有点类似于杜甫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可是,杜甫本人还是很重视写诗的,他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也曾自信地宣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也应该承认,薛宝钗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在古代,男人想要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做出具体的贡献,唯一的选择就是当官,而且是当清官,当贤臣。薛宝钗觉得,男人应该把辅国治民看成唯一的分内之事,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至于文学创作,只是生活的点缀而已。薛宝钗的价值观的确够务实。

    史湘云就比薛宝钗要热爱文学得多,她参与诗社的热情很高,在文学创作上的才情也不俗。她还很乐于和香菱一起谈论诗歌,结果被薛宝钗打趣嘲笑。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薛宝钗的确只是把写诗看成是社交手段,而不是正经学问。

    薛宝钗也觉得史湘云过于心直口快了。史湘云好心提醒薛宝琴要注意提防小人的时候,薛宝钗就觉得史湘云嘴太直了。毕竟,史湘云没有薛宝钗那么深沉的心机。

    总而言之,史湘云和薛宝钗虽然关系很好,但是还是很不一样的。



    1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