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 人生如茶-113700 2022-10-02 18:24 18:24
    855219
    0

      “不喝酒来不吃席,瓜子西瓜摆上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香兰镇新建村以升学茶话会代替学子宴,减轻群众的人情负担;湖北省咸宁市组织新录取的大学生以认养古桂花树的形式庆祝升学,倡导感恩的文明新风尚……一个个清新喜庆的场景,折射着移风易俗的成果。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形成群众自我管理、自觉践行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在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方面,取得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成效。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七部门联合发文部署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并在今年9月份全国统一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各地的积极响应。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深入推进。总结宣传月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移风易俗好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加强宣传引导,发挥移风易俗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出台遏制陈规陋习和激励文明风尚的相应制度规定,形成弃陋俗、树新风的强大舆论场,持之以恒,定能让移风易俗的文明星火燎原,汇成新潮流,让乡村遍开文明花。

      红白理事会“理”出新风尚

      人情风、攀比风、排场风、高彩礼等陈规陋习,集中反映在乡村红白事上,成为前些年不少群众的难言之隐、心头之痛。为改变这一现状,各地纷纷采取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如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统一规矩、标准和办事流程,蹚出一条为民惠民、文明节俭的新路。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放下了人情的“面子”,文明的种子深深扎根在群众的内心。

      日前,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前南庄村,一场“零彩礼”简约婚礼吸引了街坊四邻的围观。兰山区以“为民减负”为工作主线,瞄准高彩礼、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顽疾,成立红白理事会,规范婚丧礼俗,红事倡导“零彩礼”,白事推动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实现了移风易俗真减负。

      “车不过十,礼不过百,文明乡风,友好睦邻……”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敖溪镇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办酒席的流程简化了,大大减轻了村民们的经济负担。红白理事会由村管事、村民组长、酒席总管等人组成,执行“一事一登记”制度,每个村(社区)的乡风文明栏里,都有一个“红黑榜”公示专栏,红榜公示践行红白事规定的村民,黑榜曝光铺张浪费、奢侈攀比等不良现象。上了红榜全家光荣,上了黑榜努力改正,移风易俗已成为群众的共识。

      文明积分制“积”出好民风

      各地探索推行道德评议会、文明积分制等有效机制,褒扬先进,劝导转化负面典型,激发村民移风易俗的内在动力,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推动民风向善向好。

      “道德评议会这个活动真是好,把身边的好人好事推选出来,让我们有了学习的榜样,村里的不良风气逐渐消失。”江苏省连云港市城西镇西朱堵村村民王永兴在参加了村里组织的道德评议会后称赞道。近年来,该镇各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道德评议,村民们齐聚一堂,对身边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甘于奉献等好人好事和邻里纠纷、懒惰不进取等负面典型进行评说,营造了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高场村以户为单位建立村民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制定《高场村文明诚信家庭积分细则》,围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等内容,“一把尺子”定评分标准,日常善举加分,失德就要扣分。通过“一户一档”积分管理,让村民的言行有记录,互相有监督,善行有回报,不断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能力与约束能力,逐渐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

      安徽省旌德县孙村镇新建村以“新风堂”“农民夜校”为阵地开展移风易俗、时代新风宣传,定期组织“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表彰;建立文明积分制,以积分撬动文明,让小积分兑出好民风。

      村规民约“约”出新气象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村情和村民生产生活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此举改变了移风易俗“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怪象,充分调动了村民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北京市延庆区沈家营镇下花园村的村规民约,将传统文化、历史典故和乡村振兴的文明规范进行结合,内容涉及爱国守法、勤劳致富、清洁环境、移风易俗、邻里关系、乡风文明等多个方面,言简意赅、朗朗上口。该村通过张榜公布、微信群宣传、入户宣传、讲解引导等方式做好村规民约的宣传普及工作,使村规民约在完善基层治理、推动移风易俗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行政管不好,法律管不上,村规民约来帮忙。”河南省汝南县常兴镇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性地把对农民的教育内容从理论变为和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如乡村振兴中的“乡风文明”,细化成了“要孝敬老人、不乱倒垃圾、不打架斗殴、不搞排场攀比、喜事新办简办”等群众参与制定的行为准则,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各地的实践启示我们,通过多样形式宣传引导,多措并举推进治理,有效促进文明乡风成为群众的共识,就能让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广袤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