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隔离的是疫情,不是真情”【抗击疫情,线索征集】
2020-02-03 01:38:23 766971
  • 收藏
  • 管理

    这段时间来,武汉内外、线上线下,几乎每天都有很多自救和救援的故事在传递,包括武汉学知悟达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学知悟达”)员工在内的武汉旅游人,正在用他们的志愿行动诠释着“隔离的是疫情,不是真情。”

    “武汉是我的城,我想尽一份力”

    封城第二天,学知悟达国际市场运营中心员工郑畅从网上得知多家医院医护人员出行不便,便主动加入青山区委和团区委组织的志愿者团队,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他们上车的时候客气得不得了,不停地说谢谢。而且我发现,他们在车上从来不说坏事,净捡好消息说。”郑畅说,他明白医护人员们的好意。为了回报这一份善意,他们下车的时候,他也会握起拳头喊一句:“辛苦了,加油!”

    1月25日,郑畅有了新任务,走上二七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协助交警给来往车辆驾驶员测体温,隔一天上岗一次。“第一次执勤时间最长,整整8小时,大家互相提醒少喝水,为的是少上厕所。”郑畅说。

    跟护送医护人员不同,执勤更加需要耐心,要向司机解释说明情况,“好在大家都很配合,还有司机把眼下最紧俏的消毒水和口罩送给我们。但我们一般不会要,区委配发了防护服、手套、消毒水、口罩等等,足够了。”他说。

    执勤的日子,回家总是很晚。但不管多晚,郑畅的老婆都会帮他准备一碗热腾腾的宵夜。爱人很支持他,他也会把在外面遇到事情讲给她听,而且“不用挑拣,都是好事情。”

    不过,也有要挑拣的时候。那就是瞒住父母。“我在朋友圈发过一次执勤的照片,老人看了很着急,电话一个接一个,千叮万嘱不让我出门。”但是,郑畅还是一次一次地走出家门完成志愿者工作,只是不敢再发朋友圈,怕父母担心。

    “实话实说,内心深处我也担心被传染。但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有社会责任感,武汉是我的城,我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现在她病了,我想尽一份力,让她赶快好起来!”郑畅说。

    郑畅和其他志愿者合影 穿黄马甲者为郑畅(本人供图)

    “我对武汉的感情,

    比我自己以为的要深得多”

    祖籍厦门的学知悟达新教育研究及课程建设中心员工李雅红,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学知悟达工作。“我能吃辣,会做麻辣小龙虾,武汉和我,没有把彼此当外人。”她说。

    今年的大年三十,李雅红最为忙碌。她和读研时的舍友一起建了一个群,叫战疫小组。“希望通过线上援助采买医疗物资,希望武汉的医护人员穿上战斗装备再上战场。”

    在战疫小组里,有一个简单的分工。有的负责寻找医疗资源,有的负责联系款项捐助,李雅红负责对接医院需求,审核物资是否达标。这项工作比较繁琐,连着几天她一直忙到凌晨一两点。

    “我真心希望能早点睡,倒不是怕累,能早点睡说明医院的需求少了,医生护士们有了足够的、合格的医疗用具。”这次,她们筹集到了约17万元的医疗物资,已经送往武汉、咸宁的多家医院。“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些物资对于武汉只是杯水车薪,但我总算为武汉做了一点事,心里舒服一点。”

    李雅红说,春节假期调整,“回家”的日子延了又延,她突然有了一种归心似箭的心情。这在以前,从未有过。“这大概是另一种患难见真情吧。我爸爸说得有道理,我对武汉的感情,比我自己以为的要深得多。”

    李雅红和医院对接截图

    李雅红所在的“战疫小组”筹集物资统计

    “加油啊!武汉!”

    1月20日回到咸宁老家之后,学知悟达新教育研究及课程建设中心员工石深宏创立了咸宁志愿者群,人数从最初的7人扩大到47人。经过多方努力协调,他们将一批批消毒水、手套等紧缺物资送到当地医护人员的手中。

    遗憾的是,他不愿意多谈。但是,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值得提笔记下。

    虽然至今为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没有研制出特效药,但毫无疑问,每一名普通人的绵薄之力,一定是武汉走向痊愈的必备药。

    加油啊!武汉!



    上一页: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避免节后人群大规模流动,降低疫情扩散风险 下一页:众志成城战疫情 |20200202,谢谢你,亲爱的“陌生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