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当惜缘
文/谭云豹
人生百年,这句话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好像都有些夸大其词了。事实上很多的人都难活过百年,然而,人们之所以这样说,其实那不但是每个人的期望还是一种人生美好的向往。
到了我现在的年龄,我的一生已经快过去了一半,此时,我确实已经有了更多的感悟,而今,我更爱珍惜这下半生的时光。
两天前,在我与另外两名同学的策划下,我们组织了一场毕业三十一年的初中同学会。这次同学聚会,感慨颇多。
其实,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会举办初中同学会。不因为别的,因为少时的记忆,经过了三十多年后,大多数的往事都已经忘却。对于当年的同学,我已经很少记起。三十年后,每一个人都不再是儿时的模样。但彼此之间的情感依然还停留在少年时代。
当我们发起同学会的倡议后,起初的微信群好像只有6个人,通过大家的沟通交流同学之间彼此联系,在大家的努力下,不过短短的半个多月,曾经一个年级的同学联系起来都已经达到五十多名,这是我们当初没有想到的。
昨日里与我儿时玩伴及初中时的同学说起那个过去时,他非常感慨地说,真的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感谢祖国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要是不强盛的话,我们这些子民哪来如此富足的今天。我们这些初中时的同学更不可能在三十一年后,能联系上这么多人。当今的信息社会着实让人竖指称颂!
事实上,三十一年前的那个时候,我们那些同学很多都是乡亲,在一个乡里,来自不同村上的孩子们相聚到一个学校,从童年的陌生到少年的熟知。
我们每个人的感情都是从玩开始的,三年的同窗生涯,让我们彼此不再陌生。那时候的我们年少无知,直到初中毕业,每个人都是一脸的稚气。
当时,我们都是孩提,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三十年后的模样。
聚会的当天,同学们聚到一起的时候,大都叫不出彼此的名字,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都是少时的同桌。更有甚者,在对方说出自己的名字后,他绞尽脑汁也无法搜索到眼前这个人给他同学时的记忆。
然而,当我们的同学把三十年前的照片拿出来时,大家才证实了过去的事实。最为滑稽的是,有的人已经认不出自己年少时的模样。或许是年代已久,那些记忆的音符已经被岁月磨去。
当我们一起追忆过去的时候,男生们彼此提及一起滚铁环、打板燕球的场景,大家都能快速的找回那段尘封的记忆。女生们大都能忆起当年踢毽子时的往事来,到了此刻人们的话匣子并迸发出来,细述着当年的趣事。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的玩具常常是就地取材,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板燕球,现在说起板燕球来,当代的人都不懂。不妨也给大家解释一下,就地截一断带节的竹子头,从自家的鸡或鸭身上拔上三根同一翅膀上的羽毛来,往那竹子头上一插,并做就了一个板燕球来,再用锯子锯上两块短木板就成了打板燕球的拍子。随后叫上一个同学或者是玩伴,就地并开始玩了,木拍击中板燕球常常发出清脆的啪啪声,现在想来真的无比幸福!
我们的同学会,没有职位高低,更无贫富差距,纯属联络乡情,找回记忆。彼此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追忆儿时的梦境。
同学会那天,我们特邀了两名曾经教过我们的老师。然而,如今这两位老师其中一位依然在教育岗位上任教,另一位老师,这一生只教过我们这届学生,而且还没有教到毕业。但是,我们依然没有忘记。
不因为别的,无论现在我们的老师从事何种职业,那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曾经给我们传授过知识,我们并珍惜这份缘分!我们这些学生只记得“一日为师要终生敬仰”的古训!三十年过去了,我们不会忘记,就算是再过三十年,我们也一样不会忘记,因为那是我们人生路上的过往。
曾经的同学,在毕业之后,有的回到了农村当了一辈子的农民,有的再进入更高学府深造,每个人的人生旅途并从毕业的那一刻改写。
多年以后,每个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大家再次相聚的时候,已经不再陌生。彼此都能忆起儿时的过往。
在我们的那个年代,在我们当时的年龄,基本上都是懵懂少年,很多人都没有失却童真!多年之后,相聚时,内心依然期盼着当年那份稚气。再聚首,感慨万端,人生百年当惜此缘!
正如同学会上一位同学发言所讲,我们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再赤条条的离开这个世界,人生的每一个过往都当珍惜!相聚是缘,相守是缘,相离同样是缘!多少世间事都随山河去!多少人间难随水东流去!如今河山送过多少过往,放眼长江,船来水往,一代黄庭坚也只留下了铭刻于白鹤梁上的“元符庚晨涪翁来”!如今已经被淹没在江心,留给人们的也只有顿悟了!
人生百生当惜缘!现在你知道,不晚!!!
举报负责人:田站长(账号昵称乡村发展网);举报电话:023-72261733;举报邮箱:773987997@qq.com;
业务联系手机/微信: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公司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1号;
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涪路兴涪公寓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