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石
——云起
秋石是我在一期观赏石鉴赏培训上认识的石友,因一起学习过几天,算是同学,后秋石建奇石交流群,我成其中一员,今年重庆万石博览会上再次见面,相对其他石友,我们算熟悉。秋石年长许多,与之交流,我称他为秋石老师,不过,他确实也是老师,曾在当地教委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或许是工作缘故,也或许是长期赏石浸染所至,他温润如玉,说话做事慢条斯理。跟秋石说话,满足了我偶尔也想斯文表达的愿望,彼此客客气气的交流石头、畅谈石文化,也算一桩雅事。
当群主其实很麻烦,但秋石涵养好,对群里的石友都很客气,石友们上传石头到群里,他都会点评,至少也要点个赞,东夸夸西赞赞,总是这个那个的应承着。这样说秋石,并无贬损之意,作为群主,就跟在家待客一样,即便不喜欢,来者是客,总得客客气气地招呼,上传的石头即使不好,总是人家费时淘神寻来的,不便直接说不是。
一向周到细心的秋石,那天硬是没理会我。他在群里说,他的“女娲奇石馆”撤掉了,有点留恋和遗憾。石友安慰他,说女娲本来就不存在,以后再搞个“秋石博物馆。”本以为石友说得对,安慰的话也算诙谐,匆忙中跟着附和点赞。
得空回看信息,秋石没直接回答我和石友宽慰他的话,却发出了这样一段看似无关、实则回应的话:“对于不玩石或玩而不懂的人来说,石头就是冰冷坚硬的物体,顶多做个摆设。但对于懂石人来说,石头却是有内涵、有表情、有故事、有温度的。它们既有春夏秋冬,也有风霜雨雪;既有日月星辰,也有山川河流;既有琴棋书画,也有花鸟鱼虫;既有诗情画意,也有喜怒哀乐...”文字不多,但气势很足,一连串排比,说明了于石“懂”与“不懂”的区别。
或许,真正入心的事,是容不得别人玩笑和调侃的。显然,我们低估了秋石对撤馆事件的反应,“撤馆”带给秋石的,远不止他自己轻描淡写所说的“留恋和遗憾”,他对撤馆的事上了心,对我们不识时务的调侃,自然无心理会。显然,秋石爱石,石头于他还有大千和万象,石头于他,还有温度与激情,他对石头的爱,已入心入脾。
联想到自己曾对石头不眠不休的痴狂,对秋石不免生出些愧意。以前他一定和我一样,无数次在寻石中体会发现的欣喜,一定无数次半夜起床与石头深情对视,一定无数次为石头精心装扮。秋石更甚,他终为石头安了家,如今撤了……
不过,我还是想对秋石说说茶道,喝茶的三个阶段: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赏石也如此,看石是石,看石不是石,看石还是石。秋石老师,不管曾经如何,我们应该都到了“看石还是石”的阶段吧,石头就是冰冷的呀,如果说有温度,也是玩石人赋予的。撤就撤了,此处缘尽,别处缘起,聚聚散散,离离合合,世间常态。何况,如果真爱,在与不在,都不曾离开。
举报负责人:田站长(账号昵称乡村发展网);举报电话:023-72261733;举报邮箱:773987997@qq.com;
业务联系手机/微信: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公司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1号;
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涪路兴涪公寓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