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河北柏乡县,父亲来北京工作后,又把母亲接来,我是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长大的。
在我的儿时记忆中,回老家要坐火车,走上7、8个小时。
我从小和父母回过多次老家,可记忆最深的就是回老家过春节了。
事出有因:我的表舅在北京工作,他要春节探亲,我上小学六年级,春节期间放寒假,我想回老家过春节,表舅支持我,说服了爸妈,这事竟然促成了。
我那时还小,不大知道,为了这次回我老家过年,他们为我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先说穿新衣服回去,新衣服新鞋都是买的成品;还要为亲朋好友准备些年货带回去。
表舅对爸妈说:“老姐,带什么啊,家里都有。我可提不动啊。”
在他的坚持下,爸妈只好改计划了。
我知道,他们也很想家,就是有工作,有家,有我的姐妹要照看,回不去。可他们希望我回去看看,感受一下老家过年的氛围。还让我代表他们去看看亲朋好友,这就是乡情吧,这就是人之常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在爸爸的坚持下,还是给奶奶带了点心匣子、给爷爷带了十斤带鱼,是当时最好的那种,每斤要三毛八。表舅对带带鱼不大乐意,怕上火车化了,流汤子,多腥啊。爸爸把带鱼一条条理顺,用报纸包好,很厚的;又找来塑料布裹好,用细绳栓的严严实实的,放到储存大白菜的屋里,等动身时取出带上。
终于盼到这一天,表舅单位来车接我,还有要带的东西。
我上车后,看见爸妈、姐妹、邻居送我呢,一直看着我们坐的吉普车开出好远。
舅舅说:“他们是不放心你,也想家啊。”
上火车后,放行李时,舅舅特意把包带鱼的包裹放到了靠车门的地方。我知道,他是怕带鱼化了。
大概是天快擦黑时,车到站了。我心算还真是坐了7个小时左右了,可能是累了,坐车时,和舅舅滔滔不绝的聊天,东拉西扯;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好兴奋啊。舅舅和我吃过妈妈预备的饭后,他就小憩了,用帽子盖住了脸。我还是兴奋的看窗外的景色。
车到站了,舅舅来了精神,着急的从行李架上卸行李,我在下面解。虽说少带也是好几包呢,有一包是给表舅的母亲的,我要叫她老姨;还有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叔叔姑姑、舅舅姨姨的。对了,不能忘了给爷爷带的带鱼。
我们下到站台,舅舅松口气,就3分钟停车时间,你说紧张不紧张啊。
舅舅在站台上东张西望呢,两个小伙子朝我们奔了过来,原来是表舅的的侄子来接站了。
我们坐上了他们赶来的马车,穿过县城,再走十几里地就到了。
快过年了,县城很热闹,近处还有做小买卖的叫卖声,远处看见鞭炮、二踢脚的火花,听见噼噼啪啪的响声,它们给夜色带来了许多生机勃勃的景象。
他们把我送到爷爷家,就赶回表舅家了,爷爷叔叔好感谢呢。
由于事先爸妈给他们去了信,信还是我写的呢,告知回家的时间,所以,叔叔姑姑,还有我的哥哥弟弟都等着我呢。
少不了嗑瓜子、吃花生、喝茶水、唠嗑。大人们抽着烟卷,是爸爸给他们买的;孩子们吃着奶糖;姑姑们忙着和奶奶一起包饺子,包的是肉丸的,据大姑说,奶奶把过年的肉馅用了,还是猪、羊两样的呢。奶奶说我爱吃韭菜羊肉丸的饺子,羊肉饺子是特意为我包的,我好感动啊。
大家热热闹闹围着桌子吃饺子,爷爷乐的合不拢嘴儿。我忽然想起了给他老人家带的鱼。爷爷说,没化,明天我就炖了吃!叔叔说:就你爷爷的手艺在这片数一数二的呢。
吃过晚饭,我的勇哥和刚弟就带我去放炮。
我们来到离爷爷家不远的场院,那里已经有孩子在放花炮了。
勇哥和刚弟带的是钢鞭和麻雷子,据说比一般的鞭炮要响。他们挑着竹竿,还有专门放麻雷子炮的底座,我点捻拉鞭,噼噼啪啪的带着火星子震响。引来周围的小伙伴直跳高喊叫。我还想和他们一起放麻雷子,勇哥不让,拍崩着了。
三叔喊我们回家,还说过春节还有几天呢,等春节再放不迟吧。
我和爷爷奶奶住一起,是困了还是累了,其实,都过了午夜,我就睡下了,爷爷奶奶坐在我的床头,还和我聊这聊那呢,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早晨,我醒来了,一股鱼香味飘进鼻孔。我赶快起床洗漱好,是奶奶姑姑陪着我,然后进了正房:只见桌子上已经摆放好了饭菜,好丰盛啊。
我忽然看见一大盘红烧带鱼放在正中,还冒着热气呢。奶奶说:这是你爷爷连夜做好的,给你吃的。我说,给奶奶爷爷吃的,我经常吃呢。
这顿饭好吃,姑姑给了我一个带红点的馒头,说是她蒸的,
我咬一口,又像又甜又硬实,太好吃了。
姑姑说,这是新麦子面,就是城里人说的富强粉吧,制作时用戗面的方法做的。
我后来好长时间都不知道怎么蒸戗面馒头,但这食物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很多年以后,我才又吃上了。
爷爷做的鱼好吃,十斤都做了,一大盆,给大家分了吃,
吃个饭,勇哥和刚弟就来了,爷爷奶奶给他们吃馒头和鱼,他们说吃过来的,还是吃了馒头夹带鱼。
就在玩的时候,他们提到在老家过春节有个习俗:就是大年初一早上,要给长辈磕头拜年的。
“我也是吗?”我着急的问他们。他们说是。
我更紧张了,赶快问怎么磕头啊?他们真的磕了头,让我看。先跪一条腿,再跪另一条腿,手掌着地,上身前倾头磕地。我也学会了,就等着过年拜年了。
初一一大早,我穿好衣服,走到爷爷奶奶面前,恭恭敬敬给二老磕了头,高兴的爷爷奶奶赶快拉我,还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就是压岁钱吧。
我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不久,叔叔姑姑,还有勇哥刚弟也来给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磕头拜年来了,院子里跪了一片人,好不热闹啊。
在家乡过了年,和表舅回北京后,我给爸爸妈妈姐妹讲起这件事,爸爸妈妈夸我做对。我要给他们也磕头,他们急忙拦着不让,说:“入乡随俗,咱北京不兴这个,免了。”我按北京的习俗给二老鞠躬拜年了,他们高兴的满面红光。
这回老家过春节都了多少年了,可我始终不能忘记,那是浓浓的乡情的味道。
举报负责人:田站长(账号昵称乡村发展网);举报电话:023-72261733;举报邮箱:773987997@qq.com;
业务联系手机/微信: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公司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1号;
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涪路兴涪公寓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