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忘不了的人,不用故意不联系,其实这样做更合适
    • 李建 2021-04-03 19:52 19:52
    1577969
    0

    在感情中最为难的就是爱而不得,一个人的悲剧,只能自己看完,尽管为了对方落泪,对方也毫不知情。

    就像《小小》里唱的:“我的心里从此住了一个人,曾经模样小小的我们,那年你搬小小的板凳,为戏入迷我也一路跟。我在找那个故事里的人,你是不能缺少的部分,你在树下小小的打盹,小小的我傻傻等。”

    当现实告诉我们不可能时,我们最先会想到的是逃避,与其见面尴尬,不如把对方深藏于心底,反正时间会带走一切。

    可实际上,时间过去了,不仅没有带走执念,反倒增添了一种思念,在孤独袭来时,我们才发现内心是多么渴望与对方再见一面。

    忘不了的人,越是故意不联系,越是会有那种想联系的冲动,到头来是对自己的折磨,不如坦然接受,接受这个爱而不得的结果。

    忘不掉,是自我感动而已

    当我们越是想忘记一个人时,会发现我们会记得更清楚,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白熊效应”。

    1987年,心理学家魏格纳召集了一批志愿者,并把这批志愿者分为三个组,然后给他们播放关于白熊的影片,看完影片后,他分别告诉每组志愿者说:“你们要记得那头白熊”、“你们可能会喜欢上那头白熊”、“你们千万别去想那头白熊”。

    实验最后,被要求“不去想白熊”的那组志愿者记忆白熊最深刻,这也表明了刻意忘记其实是自己内心下的暗示。

    因为对爱而不得的不相信,当一遍遍告诉自己要忘记时,我们会在心里一遍遍地质问:“为什么TA没有选择我?”

    似乎在内心,我们认为我们的痴情,会像偶像剧和言情小说写的那样,在多年之后,重新获得久违的那份爱,但最终才明白一切不过是感动自己罢了。

    与其折磨自己,不如一开始就坦然接受

    01)、小彤是我大学同学,曾经一同在学生会工作过,她在进学生会时就很喜欢同部口的学长,但是由于学长太优秀,经常收到院系女生的表白,小彤也自知没机会,于是一直没有表白。

    在一次聚餐时,学长坐在她旁边,学长问小彤学习状况,我追问她有没有说点其他,小彤表示自己回答之后就没找话题,而且她认为学长是出于礼貌才问她的。

    之后,小彤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学长,时不时还会像女朋友一样担心,我觉得挺不值得,但小彤说:“他在我眼中就像星星,闪着光让我很想靠近”。

    后来,在我们一群室友的“怂恿”下,小彤在圣诞节那天线上表白了,一开始还回消息的学长顿了很久没回消息,小彤急了,边哭边把对方微信删掉了。

    毕业的时候,小彤还在想着,如果不删了学长,他们是不是会有发展。于是,她又鼓起勇气重新加了学长,那天他们互相聊了挺久,但是哪一方都没有说起当初表白的事情。

    02)、元旦那天,小彤给我发了一个消息:一个大哭的表情和“我终于要放弃他了”。

    原来,自从加回好友那天起,学长就没主动和小彤说过话,不管小彤朋友圈发什么,他也只偶尔点赞,没有其他,小彤说:“原来不喜欢一个人,真的可以这么绝情。”

    其实,或许学长觉得这才是对的方式吧,而且在我看来,小彤尽管现在伤心了,但不久她就会真正放下这段过去。

    因为,当我们坦然接受现实时,我们才会舍得抛弃不属于未来生活应该有的东西,或许快乐的东西我们会是不是想起,但对过往的执念再也不会有了。

    时间会冲淡记忆,会让感情变普通

    曾经有个男生问过我一个问题:“如果和男友分手了,是当普通朋友,还是陌生人”,当时年少,想都没想就选择了陌生人,还很强硬地说:“我肯定不会再见他”。

    后来慢慢地才发现,越是爱着一个人,越是不想成为陌生人,一旦彼此陌生,似乎就保留了一种隐晦的感情,每每回想起都会觉得当初根本没必要,反倒给自己留有念想。

    如果彼此仍是普通朋友,大方地了解彼此,在不自觉间会发现:对方确实不是适合自己的那个人。

    总之,坦荡无论在何时,都是处理情感的最好方法,大大方方接受分开,大大方方说再见,才能大大方方地迎接下一段恋情,而不被过往所羁绊。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