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
1987年8月,广州海上搜救打捞局与英国打捞公司进行了首次关于海洋打捞的中外合作。
目的是帮助英国寻找当年属于英国
“东印度公司
”的沉船——莱茵堡号。据说沉在了中国南海海域。他们想找回来,上面可能有很多值钱的东西,但所有权归英国人。
关于东印度公司
这里顺便说一下这家
东印度公司
是什么来头。
东印度公司,全称:
可敬的东印度公司,或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这家公司可是是大有头的,而且还是罪恶滔滔,鸦片就是他们运到中国的。
它是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于1600年12月亲自颁发“经营许可证”,到印度展开贸易。但是,这家公司的目的并不纯粹,生意人不做生意,却去搅政治与军事这潭浑水,为英国的殖民与侵略服务,这也是帝国主义常干的事情。日本军国主义时期不也是如此吗?什么医生、教师、商人等等最后都变成了间谍,现在还这样。
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家公司就是罪魁祸首,使清朝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毒恶了无数中国人!
尽管有林则徐的虎门硝烟,但在巨大利益与政治阴谋的驱使下,通过奸商偷运鸦片到中国。
他们是在孟加拉地区生产鸦片,经由加尔各答转运到中国广州,然后分销到中国全国各地。尽管清政府一再重申“禁烟”,但是,这家公司唯利是图,通过各种渠道走私鸦片,平均每年高达900吨之多。
那么,这艘东印度公司的沉船上到底有什么东西呢?除了他们侵略所得,肯定还有贩运鸦片的罪证。
还“可敬的东印度公司”,应该是“罪恶的东印度公司”才对。
意外发现
此次搜索打捞的海域位于中国南海,属于广东省台山市的上下川岛附属海域。
可惜,结果令人失望,茫茫大海,波涛汹涌,哪里有“罪恶的东印度公司”沉船的鬼影啊。这艘船怕是早已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寿终正寝而化为乌有了。
正当潜水员感到失望的时候,诶,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情发生了,在前方位于23米的水下,有一个大家伙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近前一看,好家伙,一艘巨大的海底沉船,上面结满了海藻与贝壳,船舱里隐约可见大量的瓷器,跟仓库一样。这真是意外的收获啊。
而上下川岛正好位于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所以专家非常兴奋地说:这个发现具有开荒拓土的历史意义,是一次伟大的发现。
打捞前的准备
两年以后的1989年冬天,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队正式对沉船进行水下考查,这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随后,对沉船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测绘,确立遗址范围,这与陆地考古发掘前的准备工作是一样的。
同时,水下考古队还进行了试探性考古发掘,第一次就打捞出水各类珍贵文物4000余件,有很多奢华的金银器文物,连见多识广的考古专家都是头一次见到,堪称稀世珍宝,价值连城,让人眼花缭乱。
那么,对于23米水下的沉船具体如何打捞,这可是一个复杂的、且庞大的工程,所以全国各方面的专家齐聚广州,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与研究,力图寻找一个万全的打捞之策。
这一次,毕竟这是中国水下考古队的首秀,而发掘对象又如此重要,还是一个大块头,不得不谨慎行事。
下面,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摆在了各路专家的面前,不得不解决:
第一,是不是只提取水下文物?如瓷器等
第二,是否要连船体一起整体打捞?
第三,船体庞大,如何整体打捞,才能保证船体的安全?
第四,这么多文物,打捞出来以后,存放在哪里展示?如果放在库房里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第五,如此大规模的打捞,必然需要巨额资金,可是钱从哪来?
第六,这艘在沉睡海底近千年的沉船,里面具体有哪些文物,尚不清楚,一朝出水,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测的情况,谁也不敢说。会不会发生诸如氧化之类的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从首次打捞出水的文物器型判断,这是一艘南宋的沉船。那么,在海水里浸泡了近千年的沉船,腐蚀一定很严重了,能承受得住整体打捞吗?
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了,不如不打捞。
在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的
沃特法
在印尼海域打捞的唐代“黑石号沉船”,仅提取了沉船里的67000件中国唐代瓷器。但他们是寻宝求财的,跟盗墓贼区别不大。我们是考古,侧重的是文化历史研究价值,所以船壳也是文物,哪怕一根铁钉都要拿回来,两者的区别等同于考古与盗墓。
又通过几年的研究探讨与协商,制定了完备周详的发掘之后,终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钱”了。
钱啦!是国家掏腰包还是地方掏腰包呢?
打捞成本投入
水下考古可不像陆地那么容易,先是中国水下考古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不必要开支再所难免。另外,在深达23米的海底进行考古发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人力资源有限,所需装备价格昂贵,耗时长,不可预测的状况多。
要投入多少钱,这也是关键,没钱什么事也干不了啊。
所以,确定打捞方案以后,就剩下钱的事情了。
首先,要修建一个专用码头,需要大笔银子,买钢筋、水泥、用船、人工,得以千万来计算。
还有,整体打捞至少需要两艘专用打捞船,每天的租金就是天文数字,以几十万计算。
整体打捞,还要保存,就得建馆,这个馆也需要大笔银子,得以亿为单位来计算。
随着沉船打捞进度的不断深入,原先预算投入的一亿元越来越捉襟见肘了。接着,从1亿,1.5亿,最后预算上升到了3亿元。做事情就是这样,有很多无形的开支你看不见,但花着花着钱就没了,比如,各路专家的吃、住、行,不都要钱嘛。
钱从哪来,都向国家财政要钱,也不现实,地方也得出钱,而且是大头。可是地方财政讲究回报率,如何才能收回成本。开馆,售票。
此次水下考古的投入:
修码头,1400万。
租船,80万/天。
建馆:水晶宫,1.5亿。
打捞加建码头总共花了1.5亿。
前后共计耗资3亿元。
记得在1975年,韩国在新安木浦海域意外发现了一艘中国元代沉船,前后打捞耗时近10年,打捞了9次,出水了22040件中国元代瓷器,铜钱28吨约800万枚,小叶紫檀原木1017根,为此,韩国政府投入巨资,特地为这批来自中国的文物建造了一座庞大的博物馆。当然,韩国有钱啊。
正式打捞
2007年1月16日,打捞正式开始。
两艘万吨级的打捞船驶往打捞海域。沉船的整体打捞,需把一个巨大的沉箱放入海底,然后与沉船绑定,就像大人背小孩一样,把沉船从23米水下,近一米的淤泥中背上来。
沉船长约30米,宽约10米,高约4米,重达3000吨。
待沉船浮出水面以后,还得拖到岸上,然后再整体平移,置于博物馆中。
所以,博物馆得在打捞之前就建好,这也是为什么等到数年以后才展开打捞的原因。
想想就知道,这种打捞的难度有多大了。可谓规模庞大、场面壮观,史无前例啊!这在世界上也绝无仅有!
出水文物
前期打捞进行了九个月,共出水各种文物80000多件,其中以瓷器为主,包括中国各大窑口,诸如景德镇御窑厂、龙泉窑、德化窑等出产的精品。据考古专家估计,这些瓷器单件就能卖几百万,这次竟然发现了一整船珍宝,专家估值3000亿左右。
此次打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直到2019年,历时十几年,所有水下文物才清理结束,前后共出水各种文物超过18万件之巨。
文物类别如下:
瓷器、铁器、凝结物55吨、铜器170件、铜钱1700枚、金器151件、银器124件等等。以瓷器、铁器为最多。肯定还有众多有机物,比如丝绸、纸张等,但都腐烂殆尽了。
要说最漂亮的文物,当属金器与银器了,就是现在人也很难做出来。可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800年前的宋代人竟能做出这样的东西,真是不可思议。
船往何处去
那么,这艘巨大的南宋商船要往哪里去呢?
据考古专家推断,这艘船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的,经南亚各国,转往东南亚,最后目的地是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随后,还发现了宋代泉州港遗址,印证了考古专家的推测。
船主是谁
对于船主是谁,一直是大家关心的事情。
从船的建造结构与工艺来看,是中国南宋时期的商船。从打捞出水的一百多件奢华的金器来推断,一件黄金腰带长达1.8米,金手镯重达四两多,可见船主是一位身材高大的人。金器有一百多件,应该是船主个人随身之物,不是用于销售的商品。看来船主很有钱啊,或许是南宋首富吧。
当年肯定在海上遇到了风暴,或触礁沉没了,所有人都葬身大海,应该没有生还者。
来自英国人的小插曲
正是因为这些工艺精良的金银器,让英国人坐不住了,说:这是他们的东西,中国人在宋代不可能有这样工艺,还专门派人过来要呢,真是厚颜无耻。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从中国故宫又偷又抢,夺走了上百万件文物,他们却装聋作哑,闭口不谈。看看英国博物宫就知道了,中国文物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那仅是展出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都放在仓库里没有展出来。
要知道,中国在宋代可是世界上经济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做这些东西,小菜一碟。岂是英夷所能比的!
我中华物华天宝,中华文明五千年,博大精深,敢问天下谁能敌啊!
下面来欣赏一下那些精美的宋代文物,中国制造:
举报负责人:田站长(账号昵称乡村发展网);举报电话:023-72261733;举报邮箱:773987997@qq.com;
业务联系手机/微信: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公司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1号;
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涪路兴涪公寓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