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禅趣 · 民宿:用物质上的“少”,去寻求精神上的“多”
    • 杨钧萍 2020-02-07 20:10 20:10
    1717950
    0

    [案例一]

    项目选址位于京都乌丸五条,房子本身已有100多年历史,为传统的木结构町屋,主体骨架良好,除了一些杂乱的私人加建。客户意将其改造成一个独特的高端精品民宿。原则上我们尽可能的去保留,同时也需要更新以满足现代的生活需求,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一个混血的新旧组合建筑。和一般纯住宿的民宿不同,我们还提供了小博物馆式的文化展示体验空间,所以取名合庭。

    ▼鸟瞰图

    ▼临街视角

    设计在正立面上插入了一个隧道般的纯粹现代空间作为主入口,向外伸出街道,向内穿过母屋直入深处的庭院,使得人们在街上路过时便能看到深处的庭院景观,这便是新对话场景介入的开始,旨在拾取表达传统京都生活文化的精髓——庭院。这个隧道除了连接民宿和茶室庭院等各空间外,同时作为展廊,展示收集淘来的各种日本老旧物件,给当地艺术展示提供一个干净的背景。

    ▼正立面上插入了一个隧道般的纯粹现代空间作为主入口

    ▼隧道在连接各空间的同时也形成一个展廊

    ▼庭院

    ▼由客厅望向庭院

    为满足新的需求我们重新梳理了母屋室内空间,在不破坏原结构的基础上,修改了楼梯的走向并做了新楼梯,因为之前的老楼梯非常拥挤陡峭,走起来并不舒适,还在一二层都加入了现代的卫浴空间,以保证体验的舒适性。当然加固结构的代价也必不可少。在利用楼梯下部空间制作储物抽屉时,我们将拆下的老房子木板材重新利用做成抽屉板,体现房子本身的历史情感。

    ▼客厅内部

    ▼在不破坏原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师修改了楼梯的走向并做了新楼梯

    ▼拆下的老房子木板材被重新利用为抽屉板

    ▼二层走廊

    ▼二层起居空间

    ▼卧室

    ▼洗手间和浴室

    清理庭院时从地里翻出了许多具有年代的石头和石缸,庭院景观的设计便以这些石头为中心展开,还保留了院内原有的枫树,同时结合现代和传统的造景语法 ,创造了一个看似日式又有点现代的庭院,用弹丸之地演绎出山石海。

    ▼庭院夜景

    材料的选取上我们以原木和素土肌理涂料为主,把手五金等选用了做旧金属和黄铜,以材料本身真实简单的自然机理延续保持原本母屋的质朴。每个空间我们都能同时看到旧木结构和新木作家具隔断的同时存在,非常有趣,以一种看似矛盾的对立表达,让住在这的人切实感受到各个时代的痕迹交汇。

    ▼材料的选择以原木和素土肌理涂料为主

    ▼把手五金等细部选用了做旧金属和黄铜

    ▼室内细部

    [案例二]

    “一园一院、与山同居”在毗邻武夷山景区的繁华街市中,侧身入巷,便能遇见“一同山居”。用建筑的语言来解读空间,以澄净、空渺的人文东方设计做为精神贯彻全案,这是设计师的本心。

    入庭先有院,让到来的人放慢脚步,干净简洁的外墙线条,以及大面积的玻璃窗,没有多余的繁杂炫耀,让人与空间显得亲近。

    敞开的大门,让室内外形成一个三层空间。入口的建筑感与吊顶形成很好的延续贯穿,木质家具温润而又素朴的气韵与门厅的材质静相呼应,呈现出似离而合的状态。

    大面积的玻璃与借景,桌案上老物件,在当代与传统间找到默契的平衡点。桌案后是连绵的水墨画,为水、为云、为山,缥缈烟雨中错落的远山远水。画卷下是有序的陈列柜,呈现主人的收藏,列而不满,让空间变得更有层次与温度。

    登堂入室,便是素净的砖墙与暖暖的炉火,仿佛回到家中,卸下一身的疲惫。烛火指引着前行的路,便是为晚归之人留的一盏灯。接待台与玄关柜的材质,都是选用随型整板拼制而成,成为空间与自然的联结点,也体现出设计师随性而又细致的用心。

    窗前案几上的新绿与器型精致的茶具,述说着武夷与茶密不可分的天赐之缘,也表达出自古由器而道、载道于器的文人观点。

    三楼的书吧是连接两栋建筑的中心部位,大面积的通透玻璃及原木书架,随着不同时间的光线变幻,影影绰绰,轻柔的布质休闲家具,赋予空间静怡、谦和的气质。中间升起的炉火,即使在夜里也能舒心的享受度假时美好的阅读时光,隐隐透出东方人自有的纯净和风雅。

    负一层餐厅的木线条运用巧妙的方式在空间中形成大尺度的延展,将线与面的关系、顶面与立面的关系完美衔接与转换。落地玻璃让整个酒店空间在任何一处都能享受到阳光,负一层地下室,都透着暖意。

    物境、意境、心境,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境。入室便是敞亮的茶室,用心铺设好的茶席,就等着归来烧开一壶水,冲出一室茶香。

    床铺对着的便是落地玻璃,拉开窗帘,苍翠的大王峰便在眼前,“茂林山谷,西向晴空,如观西方净土”,让人不禁沉浸其中。设计师再一次用极其轻松自然的手法,将空间与环境、人文与意境完美的结合。

    质素干净的木质床头,让摆放在一起的床席,显得舒适而有安全感,竹编的吊灯,暖黄的灯光在墙上映出弧美的光影,窗前对坐的藤椅,窗外可见的青山与屋舍,仿佛回到姥姥家院中的孩提时光。

    “少即是多”,用物质上的“少”,去寻求精神上的“多” ,即是人对自然的敬畏,也是一种含蓄的精神气质体现。

    把“多”的情感留下,停留在此与自然的心灵对话。回归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拥有最开始的那份初心,听雨落,看花开,悟出浅浅的东方雅韵。


    1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