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收藏
    X
    走进循化古村落
    • 曾祥山 11个月前 20:55
    524929
    0

      □李庆玲 陈俊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传统村落,多次对传统村落保护作出重要指示。

      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丹山碧水间,一个个历史厚重的传统村落掩映在绿树丛中,散发出古朴悠长的气韵。它们从古而来,沉淀着历史的厚重;向新而生,感应着时代的脉搏。

      2022年,循化县54个村落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青海省唯一的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目前,循化县加快修复古建筑、盘活古街道、传承古文化、展现“特”风情、做好“美”文章,将其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农旅结合、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规划、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精准施策,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循化模式”。

      1.一村古建筑,就是农耕民居的“活化石”

      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乡政府所在地南行约2公里,右手边横亘着一座奇特的山峰。因长年风蚀,山腰间自然形成万余孔洞窟,每孔洞窟里好像都端坐着一尊佛像,因而得名“万佛山”。

      山下,静卧在山谷间的是远离尘世喧嚣、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毛玉村,村里有麻日、牙日、毛玉3个自然村182户村民。

      和其他传统村落一样,长久以来,毛玉村的环境、建筑风貌都没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村落民居“活化石”。

      有趣的是,村落旁清澈的毛玉河自南向北静静流淌,河流和村落的“交汇”既能让人品鉴古村新韵,又能品味文脉悠悠。

      走进村民桑旦才让家,典型的藏式风格建筑,土木结合、灶炕一体、屋顶方形天窗,给人以“星空房”的意境韵味、天人合一的朴素追求,这是典型的毛玉村藏式建筑。

      文都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旦正才旦介绍,毛玉村的民居建筑为中国北方四合院式土木结构平顶房,庄廓墙是用黄土夯筑而成,墙体横切面呈底厚顶薄的梯形,围墙四角顶放置白石头,紧贴围墙布局建房,庄廓中间留有庭院空间,整个庄廓建筑由堂屋(北房)、厨房、圈房和大门组成。庄廓主体建筑是上房,坐北朝南,进深二间带廓,多为三间,从高度、方位、建材、结构、尺度、功能上都有别于其他房屋,由长辈居住亦可作待客之用。

      村民斗改才让家,木结构抬梁式屋架建筑呈“7”字形布局,以柱承梁,多开板式门,木栅窗,草泥抹内墙,堂内布置木床方桌,灶炕一体。传统夯土墙则选用当地粘土为主要材料分层夯筑而成。门窗、檐口、房间内部、部分砖石均镌刻精致木雕砖雕,属农耕文明留下的遗产。

      据介绍,毛玉村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世班禅故居为中心,民居建筑围绕班禅故居,沿街巷空间呈放射性布局。

      站在村中心,一棵郁郁葱葱、高耸挺拔,挂满了各色哈达的古树分外引人注目,它是这个传统古村落的地标。

      班禅故居整体建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极具藏族风情。院外溪水环流,四野山清水秀,庄廓呈“品”字形,外院为停车场、仓库等。东面并排两院,北侧旧居为家庭成员住宅,南侧是正院,为主体建筑,整个房子为藏式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古朴庄重。

      “传统古村落不是某个时代风格一致的古建筑群,而是斑驳丰富地呈现着动态嬗变的历史进程,不是滞固和平面的,而是活态和立体的。”旦正才旦说,传统村落承载大量独特历史记忆、俚语方言、乡规民约、生产方式、非遗民俗,赋予了古村落以传统、厚重、鲜活的特性,具有较高的科考、文化、历史及考古价值。

      2.一幢篱笆楼,留住传统村落的文化符号

      拂去木制楼梯上的落花,轻触篱笆院墙的纹理,详细说明每一个房间的用途……春夏之交,走进循化县清水乡大庄村村民马进明家,76岁的马进明正在向来客介绍自家院中篱笆楼的前世今生。雕檐花栏、木柱梁架、斜置板梯、篱笆墙体,古老的撒拉族篱笆楼,沧桑中散发出独特的韵味。

      马进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0岁起,他就跟随父辈学习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这就是我们撒拉族的‘巴里奥依’。‘巴里奥依’是撒拉语‘篱笆楼’的意思,我们家的篱笆楼有500多年的历史。”马进明介绍说。

      一幢篱笆楼,印证着撒拉族人民爱国爱家的足迹,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兼容并蓄的历史积淀。

      据记载,当地村民自元代起开发山川,定居建村,时至明代村里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村民结合汉、藏等周边多民族建筑文化技艺,取用周边的林木河石,始建篱笆楼、篱笆磨坊。

      “撒拉族的篱笆楼设计,主要是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其建筑形式大致可分为三合院式、拐角楼、横建楼、楼底通道式等建筑布局。楼体框架用上好的松木搭建,墙体则用杂木枝条编制而成,因此被称作篱笆楼。墙体两面要抹上草泥,不但取材方便,还能防火、防潮、隔音。”听着马进明的介绍,记者走进篱笆楼仔细察看,只见篱笆木楼分上、下两层,上层设卧室、客房等,楼下为仓库、畜圈等。

      依水而居、外表古朴、内在敦厚,岁月的变迁让篱笆楼显得更加厚重。如今,篱笆楼与循化县西路红军革命遗址和撒拉族古清真寺建筑群,并列为三大撒拉族建筑文化珍宝,成为研究撒拉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宝贵实物资料。

      一幢篱笆楼,是历史留下的一份独家记忆,更是特色乡村的文化符号。然而,据调查显示,当前循化县篱笆楼正在不断减少,以马进明为代表的一些人正不遗余力地为抢救和保护这珍贵的建筑遗产奔波着。

      “掌握篱笆楼的建造技艺,既要学会传统的木、石、土、篱笆编制技艺,还要优化建筑布局,善用巧思,升华技艺。我有5个徒弟,他们都掌握了篱笆楼的技艺,可以独立完成篱笆楼的修建和修复任务。”

      “恢复原样该多美啊!”马进明相信,在我省一系列传统村落保护措施的实施下,未来一定会有一幢幢篱笆楼、一条条篱笆巷、一个个篱笆村庄再现,而凝结着一个民族建造智慧的技术也会一直保持生机。

      3.一堵石头墙,折射宁巴石匠的高超技艺

      5月12日,走进循化县道帏藏族乡,只见远处山上积雪还未消融,山脚下一座座村庄依山而建,广阔的田野里麦苗青青。道帏,藏语意为“石头帐篷”,因境内有一块酷似帐篷的巨石而得名,这里是藏式砌墙技艺的发源地。

      从道帏乡政府所在地出发,沿202省道向东行驶3公里,久负盛名的宁巴村映入眼帘。在这里,几乎所有的成年男性村民都会藏式砌墙技艺。

      指着村道两边用平整石块砌成的墙头,宁巴村党支部书记华德加说,藏式砌墙技艺已有600多年历史,可以不使用任何现代建筑材料,而是以本地毛青石、生土和鞭麻为材料,采用收分墙体、加厚墙体、做鞭麻墙领等砌筑方法,有效提高藏式传统建筑安全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宁巴藏式砌墙技艺因设计工艺精妙、施工技术精湛,被青、藏、川、甘等地的群众广泛认可,‘宁巴石匠’的名声很大。”华德加说。

      宁巴村,作为传统村落典型代表,其文明价值的挖掘、传承与发扬都离不开人,而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人才振兴不可或缺。以“宁巴石匠”为切入点,宁巴村党支部动员村内劳动力,充分发挥村民砌石筑墙的传统技艺,打造省级优秀劳务品牌,带动村民靠手艺发家致富,迈向幸福新生活。

      仁青才让是地地道道的宁巴村人,从小跟随父亲公保扎西奔波在各个藏族村庄做工程。他目睹父亲给农牧民手把手教砌石技术,带着大家一起挣钱,从小仁青才让便下定决心也要像父亲一样继承并弘扬这门技艺。“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中国铁建北京公司工作,在那里对现代化工程管理、工程技术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知。出于传承藏式砌墙工艺的想法,我选择了辞职回乡创业。”仁青才让说。

      2017年,仁青才让在一支拥有40多年承建藏式建筑经验的宁巴藏式砌墙建筑队基础上,成立了青海藏建建设有限公司。“公司采用最新透明化直播系统进行工程管理、强化建筑科学流程、严格质量监控,能够让外界通过该系统了解到藏式建筑中的每一个细节。”

      目前,循化县已培养7800余名宁巴石匠,为藏族群众从事宁巴营造、传播非遗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宁巴村,不仅有技艺高超的宁巴石匠,还有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螭鼓舞。

      “为不断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乡党委、乡政府先后多次动员、重组螭鼓舞队。组织队员先后赴北京、上海、云南等地进行表演,有效带动了农民致富。突出培育传承,形成表演者‘老中青’三辈阶梯式格局,使非遗文化有传承不断档。”道帏乡党委副书记才让太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舞台上,宁巴村党支部将持续发挥“领头雁”作用,挖掘藏族乡特色乡村旅游资源,书写好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大文章。


    0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更多回复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