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强则国家强。国资国企改革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牵引性的重大战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宜春市国资委全面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宜春旅游集团按照“分类施策、梯次推进、多点突破”的工作思路,以解放思想破题、优化机制立题、深化改革解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三改三问”谋“三要”,为公司发展注“三力”,使企业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改良规划布局,问战略要方向,为企业发展注动力
立足实际情况,宜春旅游集团以新发展理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创新决策,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修订调整五年发展战略规划,把战略重心从重资产投资转变为轻资产运营,明确以塑造旅游品牌、盘活旅游产品、拓展旅游项目,布局养老托育,着眼旅游+数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构建“1+2+6+N”的发展模式,朝着“让中心城区强起来、县市区跑起来、大宜春立起来”的方向,打造全市综合型旅游头部企业,努力把宜春旅游集团建设成全省一流文旅集团。
通过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质量,将禅博园打造成为中国最网红的禅文化打卡地、年轻时尚的禅意美学度假地和身心共修的精神安放新领地。创新举办2022禅博园光影艺术节,组织承办十六届月亮文化节开幕式等重大旅游活动,培养形成以办节、办会、办活动等会展业务竞争优势。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旅游+”“+旅游”,加快发展养老托育、康养旅游、餐饮住宿、乡村振兴等服务业,推动做好会务会展、文化创意、新媒体运营、数字藏品等泛旅游项目建设,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改建企业机制,问治理要方法,为企业发展注神力
完善以公司章程为统领,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为支撑,董事会规范运作等制度为基础的“1+3+N”制度体系,健全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明晰党委“定”和“议”的具体事项共10个方面56项,厘清公司党委与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
强化本部战略管控,突出战略引领、规划计划、制度建设、体系建设、考核评价等管理职能,强化执行落实、监督保障、指导服务功能。制定出台授权管理制度,针对市场化实体化子公司,加大授权、放权力度,促进子公司提升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其法人主体和市场主体作用。
对标一流旅游企业精益管理理念,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重新梳理,从完整性、合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着手,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建立和修订了30余项管理制度,破除公司发展的制度障碍。引进OA协同办公系统,精简审批流程,提高决策效能,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管理,为企业发展注入神力。
改进运行管理,问人才要效率,为企业发展注活力
通过梳理总结子公司经营现状和部门管理履职情况,实行差异化年度考核和任期指标考核,启动对各层经理实行个性化“签约”,进行契约化管理,明确经理层退出五种情形,建立中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及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严格刚性考核,推动集团本部及各子公司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激发内生潜力。
强化职工培养教育,鼓励岗位成才,靶向引进发展急需“高精尖缺”人才,围绕国有资本结构和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的工作思路,市场化选聘高层次人才1人,专业岗位7人,壮大公司人才队伍,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强有力、高水平运营团队,有效发挥人才群体效能和集智倍增效应。
完善薪酬管理,注重绩效考核,突出业绩贡献,发挥薪酬“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建立以岗位价值差异为基础的差异化薪酬分配体系,刚性兑现绩效薪酬,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加大考核结果在薪酬调整、岗位聘用等方面的运用,考核优秀可调整薪档、优先获得晋升资格;考核较差采取调低薪酬、免职及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自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以来,宜春旅游集团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借火力、激活力,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公司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优秀文化和旅游企业”、“全省优秀旅游企业”、“建设区域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工作先进单位优强企业”等殊荣。面对未来,集团党委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聚焦服务省市战略,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机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国资国企改革创新的新作为、新成果、新突破,为宜春建成江西综合实力强市而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熊军、阳磊、罗世刚)
举报负责人:田站长(账号昵称乡村发展网);举报电话:023-72261733;举报邮箱:773987997@qq.com;
业务联系手机/微信: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公司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1号;
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涪路兴涪公寓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