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后羿南门-----宋营西南门
2020-10-31 23:11:38 657430
  • 收藏
  • 管理

    【京津冀公益】叶宗纯10月31日讯//

    后奕镇南门村,原来叫南西门。在南门村东北,后奕村南,曾经有一座大校军场,南门村所在的位置,就是校军场的南门和西门,所以这里形成村庄后,就叫“南西门”,后来为了省事,就简化成了“南门”。

    在校军场的南面,有一座巨大的高台,高约15米,当地人称“六郎台”,也叫“南台子”,据说是当年杨六郎校练三军、点兵派将的地方。当地相传,此台外砌青砖,有72道台阶,台顶的面积有几亩大,周围40里都是高大的松树林,地形安全隐密。

    六郎台遗址上修建的

    杨六郎塑像

    关于这座高台的来历,当地人说,当年杨六郎在此抗辽,与辽作战,得胜后要返回淤口关(今某霸州市信安镇),行军累了,战靴里又灌进了沙子,杨六郎就在此下马休息,把战靴里的沙子磕了出来,因为杨六郎是天上的白虎星下凡,这堆沙子就化成了一座高台,供杨六郎点兵派将。

    清代的《永清县志》中,给了六郎台更加准确的名字——“武毅汉军台”或“武毅公汉军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版《永清县志》中记载道:“东南乡南门村有武毅汉军台,近后奕村。相传宋将杨业所筑,土人亦称六郎台。”康熙十五年(1676年)的《永清县志》中,对它的建成时间也有记载:“宋乾德初年,未建县治,惟置兵戍守,今城南有武毅公汉军台、番军台,皆当日所筑,墩垒犹存。”

    后奕镇六郎城

    (二)花灯亮四方

    据南门村民介绍,在南门村没有一家村民没有糊过灯笼的。

    民国年间,南门村民张万林从胜芳学会了制作花灯的技艺,冬闲时在家制作花灯,春节前拿到集市上出售,能够补贴家用。其他村民也纷纷效仿,很快全村村民都开始制作花灯,使南门成为远近闻名的花灯村。最初南门村只制作鸭子灯、西瓜灯、小车灯,后来发展到能制作各种花灯。南门村的猪八戒灯也是该村一绝。猪八戒灯的长嘴巴、两只大耳朵靠一根线绳牵拉,能同时张合扇动。附近村虽然也有制作花灯的,但都做不好猪八戒灯。从民国年间至今,南门村一直都有制作花灯的人家,目前虽然制作的人家少了,但也有十几户,还能制作大型花灯。

    南门村制作的传统花灯

    民国时期,村民用高粱秸秆为骨、薄而柔韧的毛头纸为膜制作花灯。用高梁秸秆扎制完骨架后,糊上裁剪好的毛头纸,绘以五彩,为增加透明度,用鸡翎粘着刷上桐油。到解放初期,才有了各种颜色的玻璃纸,村民制作花灯才能省一些工序。

    花灯制作好后,村民挑着两只大筐步行到胜芳等地去卖,凌晨两点就要出发,在开集之前赶到。一去就是五天,卖完之后再回家取货,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十点,非常辛苦。因为花灯较轻,春节前后风大,村民要在大筐中装两块砖头才能压住。

    南门村制作的传统花灯

    上一页:韩城-——千年一脉韩侯乡 下一页:三圣口一座用长堤筑就的丰碑—方官堤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