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门县43.5万亩油菜迎来收获季,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机手上门指导服务,积极引导推广油菜机械化收割,不仅提高了油菜收割效率,还能把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时下,油菜进入了收割刹尾季节,在石门县双龙粮油专业合作社的近1000亩油菜田里,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排排油菜被卷入机器,在自动完成油菜脱粒后,油菜果壳和油菜秸秆则被收割机碾成碎片埋入土层,立即成为了田间的肥料,省去水稻基肥使用环节,每亩稻田可为农户节省肥料开支30多元,加上每亩平均130多公斤的油菜产量,每亩稻田增收300元左右。
油菜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粉碎还田腐熟后,可培肥地力,连续实施秸秆还田3年以上的田块比没有实施还田的田块,每亩增产粮食70公斤左右。目前,石门县油菜种植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
种粮大户董明新说:“利用油菜秸秆还田,不仅能有效缓解因偏施化肥使土壤板结,改良土壤,改善耕地保肥保水能力,还能起到增肥抗旱效果。”
由于农村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加之秸秆回收加工遇到的运费高、损耗多等诸多问题,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技术不仅能抢抓农时,还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地力,减少油菜籽损耗,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石门县多年来采用油菜秸秆还田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一般可增产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