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玉米收获期迎“大考” 150个品种接受专家鉴评
2023-08-05 16:27:28 154167
  • 收藏
  • 管理

    眼下,玉米陆续进入收获期。7月20日至21日,来自市农科院、市种子站、三峡农科院、西南大学的专家在荣昌、铜梁、垫江,对市级玉米新品种展示项目、玉米品种风险监测项目等3个项目共计150个(不计重复)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鉴定。

    20日,在位于荣昌区荣隆镇先锋村的玉米新品种展示项目基地里, 111个玉米品种正静待专家鉴评。放眼望去,这些玉米长得都差不多,怎样才算好?重庆日报记者跟随专家组成员、市农科院玉米所所长杨华钻进玉米地一探究竟。

    ▲铜梁侣俸镇保乡村,2023年玉米品种风险监测与跟踪调查项目基地,专家们正在进行田间鉴评。记者 栗园园 摄

    “这些都是青贮玉米品种,也就是俗称的黄苞谷,作饲料用的,因此产量是最关键的。”杨华边看边介绍,“你看这个就不行,玉米尖尖上没得籽粒,这叫秃尖,产量就要受影响。”他一边说一边在评价表上标注着。

    株型也是评价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长得太高的不好,因为玉米穗重了更容易倒伏。”杨华说。

    接着往前走,一个玉米品种明显已经枯黄,跟周边绿油油的植株形成鲜明对比。杨华抬头一看,指着植株顶端说:“你看,顶上都黄了,这就是纹枯病,对产量影响更大,这个品种抗病性较差。”

    “杨所,这个品种是不是也是纹枯病?”基地负责人指着另一个品种问道。杨华走上去观察后说:“对,不过这个问题不是很严重,顶部还没得问题,抗病性一般。”

    整体看下来,先锋村基地里玉米秃尖、纹枯病等现象比较明显。杨华表示,这跟荣昌前期的干旱有很大关系。

    ▲专家组成员、市农科院玉米所所长杨华正在对品种进行鉴评、记录。记者 栗园园 摄

    鉴评期间,专家们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表示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对于玉米品种的耐高温、抗干旱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随后,在铜梁、垫江两个基地,同样的玉米品种,长势明显优于荣昌。“这个没有关系,在荣昌这种不利天气条件下,更能检验出一个品种的抗逆性如何。”杨华说。

    株型、纹枯病抗性、穗粒腐抗性、抗倒伏性、果穗结实性……经过专家组严格观测、评鉴,最终,3个点位上表现均为“好”的品种有华龙玉909、东丰红1号2个品种,在2个点位表现为“好”的品种有先玉1171、高玉039、昊单534、劲单9号、隆平531、十九行705、正兴6号等7个品种。

    “也就是说,这9个品种是综合表现都比较优异的品种,值得推荐。”市种子站副站长张颖韬表示。

    上一页:下好丰收“先手棋” 力促“虫口夺粮”稳产增收 下一页: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举办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