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乡村讯】“早稻亩产有450公斤,还过15天中稻又能收割了。”8月8日,上高县敖山镇廖家村,刚完成“双抢”的廖家村农户廖青龙,看着长势正旺的禾苗笑着说,水库加固、渠道疏浚,加上水塘等农业小水利建设,农田用水无忧。
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少雨,7月份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58%,半数河流处于低枯水位运行。旱情凸显,但目前对敖山镇粮食生产的影响却并不明显。得益于镇党委政府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一批批新建和修缮的“小水利”工程发挥关键作用,如同“毛细血管”一样,为农田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灌溉用水。
党建引领,固本强基。在今年旱情尚未到来之前,敖山镇就放弃了等要靠思想,及早科学谋划,努力改变群众“靠天吃饭”局面。6月下旬以来,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相关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把“抓好水利设施建设,筑牢防汛抗旱屏障”作为目标导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动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增强风险意识,做好防汛抗旱人员、物资准备,形成全镇上下共同参与格局。
兴修水利,普惠民生。敖山镇把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重点工作,也将其作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重要保障措施。今年夏季以来持续干旱少雨,敖山镇自7月10日开始实施建设引水补源工程,从野鸡水干渠引水,修建河道3公里,总投资10余万元,晴天可自南向北流动,补充地下水位,下雨时候可自北向南流动,防洪排涝,进一步提升锦江沿线晏家、贯埠、接官等村灌排功能,可有效节水节电,有力保障橘柚等果蔬产业基地增产丰收。
以水养井,强化管护。敖山镇开展试点先行机制,按照上级制定的标准,参照“以电折水”的形式收取水费,收取的水费在支付电费等成本后,剩余部分可用于补充管护经费,实现了“以水养井”,确保灌溉设施长期发挥效益,同时强化“一长两员”工作责任,压实村级职能,全面管护辖区内农田水利设施,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和巡查维修档案,保证每月至少巡查一次、每季度设备运行一次,并通过微信工作群上传工作图片,组织人员不定时进行实地督查。
举报负责人:田站长(账号昵称乡村发展网);举报电话:023-72261733;举报邮箱:773987997@qq.com;
业务联系手机/微信: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公司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1号;
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涪路兴涪公寓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