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湖北竹山:驻村帮扶促振兴 乡村新貌入画来
2023-09-21 14:34:27 288276
  • 收藏
  • 管理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贺茂棠、徐平、向继华)金秋时节,田野金黄,丹桂飘香。笔者探访竹山县水利工程移民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单位——溢水镇小东川村,所到之处无不显示出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村民们忙着在地里收割,在场院里晒秋。

    村民收割红高粱。通讯员供图

    志愿者帮助收割运送高粱。通讯员供图

      这几天,涧沟梁上特别红火。430亩油茶基地套种的红高粱在朝阳映射下,沉甸甸地弯着腰随风摇曳。因前几日老天爷下雨耽误了收割时间,村民心急如火。为确保颗粒归仓,县水利工程移民服务中心的干部来了,溢水镇政府组织的志愿者来了。他们操起镰刀、扦担 ,与村民一起挥汗如雨。白天抢收割,夜晚忙脱粒。村民捧起从脱粒机里溢出高粱籽儿,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丰收的喜悦。通讯员供图

      产业合作社社员包月青说:“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我们建起油茶生产基地700多亩,今年套种高粱430亩,亩产达到600多斤,已和神农架酒厂签订了每斤3元的订单收购合同,晒干扬净后他们就来运走,票子算是稳稳当当了。”

      走进庙子沟,耳边传来机械作业的轰鸣声,挖掘机正在忙碌着修建小东川最后一条产业路。驻村工作队员与村干部拿着工程图纸与施工队交流,督办路基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产业路。通讯员供图

      在小东川的几道山梁上,新修的产业路在山间蜿蜒,纵横交错。村民下地干活,不是开着小汽车、农用车,就是骑着摩托车。他们正在忙着为秋季的茶园修剪、中耕、施肥,要为来年茶叶丰收奠定基础。

      两年来,县水利工程移民服务中心为该村争取到695万元用于交通、防洪渠建设,修建产业水泥路5条9.3公里、通院路4处2.5公里、防洪排水渠5条2.9公里。村民徐新忠深情地说:“没修防洪渠以前,暴雨一来,田地冲的霍霍丫丫,包谷苗冲的东倒西歪,屋里倒灌泥浆,一片狼藉。现在好了,下再大的雨也不用操心庄稼受损,夜晚还能睡个安稳觉。”

    葡萄园里的笑脸。通讯员供图

    散养土鸡。通讯员供图

      农业观光产业园是小东川的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天,村民陈善奎、李艳夫妻俩在葡萄园收完最后一茬无籽葡萄,举着提篮,要求给他们来张合影照,那笑容比葡萄还甜。

      在小东川还有草莓园、大棚蔬菜、火龙果、樱桃、万只散养土鸡、农家餐馆。等等。这些既是村民的钱袋子,也是节假日乡村游客休闲和采购绿色食品的好去处。养鸡大户喻辉说:“我利用荒山散养土鸡,吃的是青草和包谷子,不喂添加剂饲料,绿色环保,不愁销路,上门提货的,电话订购的,应接不暇。今春以来已销售6000多只,收入相当可观。”

      夜幕降临,文化惠民广场上格外热闹,灯光闪烁,乐声回荡。跳健身舞的,打篮球、羽毛球的,下象棋的,显示出小东川一片繁荣、和谐景象。

    与村民共谋发展大计。通讯员供图

      为把乡村振兴好事办实,县水利工程移民服务中心先后争取项目资金235万元,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整治村容村貌,消除脏烂差问题80多户,修建绿化带1700米,修建集中安置点安全护栏200多米,修建功能完备的惠民文化体育广场1500多平方米。每周星期五,村民按照责任区自觉管理花草、打扫路面和公共场所,共同缔造美好家园已成为新常态。

      峰峦环绕,村庄靓丽,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四季花香,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这就是“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共谋发展,打造“和美小东川”的初衷与愿景。

      村主任陈必军十分感激地说:“我们小东川村版图面积2.6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249户1030人,耕地面积924亩,山林面积2768亩,过去条件差,投入少,村民穷。多亏县水利工程移民服务中心与我们结对帮扶,对他们投入的900多万元资金,我们没敢打水漂,把每一分钱都用在贴近民生工程的刀刃上。要不然,小东川哪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呀。”

      近年来,竹山县水利工程移民服务中心在乡村振兴帮扶中,主动作为,积极争取项目,舍得拿出真金白银,为村民办成的件件实事,看得见,摸得着。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自然得到很大提升。



    上一页:与法治同行 与时代并进 下一页:“抢”字当头 驻村干部多措并举帮助群众促增收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