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全国资讯联播】做好“土特产”文章 打响“桂字号”品牌——广西推进品牌强农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2023-11-07 21:23:16 87504
  • 收藏
  • 管理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业品牌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标志。打造高质量农业品牌是广西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的迫切需要,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有力支撑,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广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培育一批桂字号农业品牌”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推进品牌强农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培育了一批“桂字号”农业品牌,但农业品牌建设仍任重道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广西必须把准打造高质量农业品牌的发力点,采取更有力举措,着力提高农业品牌竞争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深耕品牌建设: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改革创新走在前列。2022年,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把农业品牌改革创新列为改革任务,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广西农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建立广西农业品牌目录制度。我区成为全国最早明确以绿色食品为准入标准的省区之一。2022年底,累计认定自治区级目录品牌503个,其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6个、农业企业品牌164个、农产品品牌253个,总产值1484亿元。创新“一县一产业一品牌一联合体”发展模式,打造42个品牌联合体。

      发展基础日益夯实。将品牌打造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任务。至2022年底,全区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6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8个,居全国第一。强化绿色有机地标产品认证,至2022年底,全区有效期内绿色食品1121个,中绿华夏有机农产品认证数164个。累计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16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类)8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业类)91个。其中,6个地理标志产品进入全国区域品牌100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面积650多万亩,畜禽养殖8820多万头(羽)。

      知名度大幅度提升。柳州螺蛳粉等14个品牌入围2023年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入榜数量排全国第二,入选品牌总价值达950亿元;百色芒果等11个区域公用品牌上榜农业农村部首批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数量全国领先。2022年,永福罗汉果、荔浦砂糖桔等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累计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8个,香港优质“正”印认证产品459个,深圳“圳品”认证产品(农业类)135个。

      溢价效应逐步显现。至2022年底,通过农业品牌建设带动农村就业人口1359万人次。如融安金桔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认证,全县金桔种植面积21.5万亩,总产值约52.4亿元,带动务工超10万人,农民人均单项收入超1.2万元。品牌建设助力产品价值提升,融安金桔价格比普通金桔高出50%—70%,销售价由每公斤4—20元增加到12—180元;永福罗汉果收购均价为1.1元/个,比建设罗汉果产业联合体前的价格增长214%,2022年罗汉果及其制品出口额达7.2亿元,同比增长71.4%。

      难点亟需突破:农业品牌顶层设计、龙头带动及市场化运作仍需强化

      品牌建设统筹规划不足。自治区层面关于农业品牌培育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农业品牌标识、整体形象等仍未形成共识,品牌建设合力仍需加强,农业品牌定位及培育重点不明确,知名品牌仍然较少。至2022年,广西共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65个,与较好的山东(351个)、四川(202个)等省份还存在差距。

      企业主体带动作用较弱。广西农业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品牌建设投入有限。2022年,广西仅有49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占全国的2.5%,其中仅有4家年销售额超100亿元。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获证企业中,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占比不足10%,严重制约品牌规模化发展。同时,企业使用商标意愿不高,2022年,全区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中,平均单个品牌授权用标企业数量仅为5.6个,仅有22个品牌授权用标企业数超过10个,其余用标主体均为个位数甚至为零。

      质量标准体系有待健全。广西农业品牌建设存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方标准缺失、标准修订不及时、标准指标设置高于实际等问题,且尚未建立标准动态修订废止机制,不利于开展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及推广。农产品质量溯源、监管体系还不完善,监督管理和执法体制不顺。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监管范围广、难度大。

      市场化运作有待加强。品牌市场化运营机制不完善,缺乏专业品牌运营机构、团队来策划包装运营,多数农业品牌对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提炼不够,品牌故事缺乏吸引力,传播效果不佳。品牌运营专业化人才短缺,“品牌经理”等品牌本土人才队伍薄弱,缺乏品牌策划、研发、运营、服务等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

      加速提质升级:以“桂字号”农业品牌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品牌建设统筹指导。一是制定出台政策文件。自治区层面出台打造高质量农业品牌的支持政策,明确打造高质量农业品牌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培育举措等。加快培育壮大香米、山茶油、水果和蔬菜、三黄鸡、六堡茶、茧丝绸等一批年销售额超百亿元、千亿元且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二是成立专家指导组。建议成立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人员组成的品牌建设专家指导组,开展品牌消费市场专题研究,为品牌建设提供方向指引。指导各地明确品牌发展定位,科学制定农业品牌发展规划和培育计划。实施脱贫地区农业品牌帮扶行动,加大“圳品”申报及培训力度,打造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农业品牌,争取纳入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三是加强管理服务。建设农业品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法务咨询、信息服务、业务交流、品牌展示和消费索引等综合服务。建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动态管理监督机制,建立授权使用主体名录,加强品牌授权管理和产权保护,实施严格的品牌使用和退出机制。加强品牌保护,做好公用品牌商标注册、规范许可使用,建立政府依法监管、社会监督、司法维权和企业自我保护相结合的品牌保护体系,打击和查处商标侵权违法行为。

      夯实品牌建设产业基础。一是开展“三品一标”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围绕粮食、果蔬、茶叶等重点品类,开展育种创新攻关,培育一批“桂系”新品种。开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扩大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加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与管理,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二是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高标准创建田东芒果、永福罗汉果、容县沙田柚、武鸣沃柑、苍梧六堡茶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依托国家及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等产业发展平台,整合乡村产业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等项目资金,对农业品牌主体给予倾斜支持。三是构建品牌农产品供应体系。探索快递、物流、电商等“一点多能、一网通用、一体融合”新模式,完善城乡、村级物流服务。谋划实施一批县域特色农产品产业链重点项目,支持农产品城市配送冷链运输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冷链运输车辆匹配比例。支持国有企业建设品牌农产品供销集配中心,通过整合共享销售渠道和集中调配,降低冷库和冷链车闲置率,推动冷链物流降本增效。

      完善品牌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健全质量控制体系。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原产地产品认证、质量安全认证,鼓励龙头企业开展ISO22000等管理体系认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化生产基地申报欧美认证、日韩认证、香港优质“正”印、深圳“圳品”等。二是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总结推广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标准化体系建设经验,引导支持各地对标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推广使用技术规范,完善标准的制定修订。积极参与农业品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研究制定。三是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构建品牌农产品追溯体系,收集农产品生长、采收、质检、加工、包装等数据,为农产品建立“电子身份证”,通过二维码随时验证农产品产地、品质、检测报告等信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建立品牌市场化运营机制。一是培育引进专业运营机构。建设农业品牌运营中心,成立专业运营团队,负责品牌运营推广工作。引进培育专业机构,提升品牌策划、运营服务、营销推广、监管保护等专业能力。邀请知名品牌规划设计团队,突出绿色生态主题,提炼品牌价值,策划农业品牌标识口号,提升品牌整体形象。二是组建农业产业化(品牌)联合体。鼓励各地组建由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科研院所组成的农业产业化(品牌)联合体,承担区域公用品牌运营职能,通过“产品标准、品质管控、品牌策划、标识管理、价格体系、市场营销”六个统一,促进品牌共创共护共享。三是创新品牌营销方式。实施农业品牌联展计划,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等平台作用,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策划品牌消费活动,扩大农产品品牌宣传。鼓励设立品牌消费体验馆、新品发布中心、电商直播基地等,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一站式营销场景。

      强化品牌建设政策支持。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加大对“三品一标”建设、品牌策划宣传等关键环节的财政支持,在农业展会、节庆活动、产销对接等方面,给予脱贫地区展位费用、品牌推介等减免扶持。整合农业产业集群、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等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重点向品牌经营主体倾斜。引导各地加大衔接资金支持农业品牌建设的力度。制定奖励措施,奖励在农业品牌培育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企业。二是创新金融支持。加快制定出台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建立地方重点扶持绿色农业企业库与项目库,推动银企合作对接;支持建立绿色农业投资公司,设立绿色农业产业基金和绿色农业担保基金;对绿色农业债券、绿色农业保险等实施担保、增信支持。加快绿色农业信贷产品创新,推动大型农机具抵押、圈舍和活体畜禽抵押、林权抵押、订单和仓单质押、碳排放权和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探索实施“农业品牌贷”,金融机构发放以品牌为基础的商标权和专利权等质押贷款,实行利率优惠、无还本续贷等优惠措施。三是加强人才支撑。实施农业品牌带头人培育计划,将品牌推广纳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内容。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化经营的主动性。建立农业品牌建设专家库,为开展农业品牌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营销推广、监管服务等提供智力支持。加强人才专业化建设,在高校开设农业品牌相关专业或系列课程。积极培育或引进电商运营服务团队、资深农业职业经理人、品牌营销管理人才。



    上一页:【全国资讯联播】建立高价值地理标志品牌体系 打造“大化大头鱼”致富路径.. 下一页:【全国资讯联播】山东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