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指出,要坚持风险预防、源头管控、综合治理、协同配合、公众参与的原则,进一步遏增量、清存量,强化制度建设、引种管理、监测预警、防控灭除、科技支撑、责任落实,不断健全防控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有效提升全省外来物种入侵综合防控能力,为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生物灾害风险,维护全省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夯实基础。
具体工作上,要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以辽宁省初步掌握的外来入侵物种为基础,参照国家发布的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参考清单,兼顾其他潜在高危外来有害物种,在农田、果园、渔业水域、森林、草地、湿地、城市绿地、口岸等区域,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摸清全省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入侵途径、传播规律等情况,制定全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开展重要外来入侵物种风险分析评估,为科学防控、有效治理提供基础支撑。
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构建监测预警网络,在省内主要入境口岸、粮食主产区、自然保护地、森林草地、城市绿地等重点区域,以农作物重大病虫草、林草外来有害生物为重点,布设监测站(点),组织开展常态化监测。
同时,加强外来物种引入管理,开展从境外引进农作物和林草种子苗木、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风险分析,规范外来物种引入检疫审批和入侵风险评估,实行外来物种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农田、果园、渔业水域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治理,落实阻截防控措施,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结合有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抓好松材线虫、互花米草等重大林草外来入侵物种治理。
举报负责人:田站长(账号昵称乡村发展网);举报电话:023-72261733;举报邮箱:773987997@qq.com;
业务联系手机/微信: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公司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1号;
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涪路兴涪公寓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