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font color="#000">专家学者在湖北武汉研讨农田土壤修复</font>
2023-12-28 19:58:13 237346
  • 收藏
  • 管理

    12月27日,来自湖北省政协、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深圳大学、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在湖北省武汉市秀谷科技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围绕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农田土壤修复“双碳”研究等科技攻关问题展开深入研讨。相关专家现场汇报了农田土壤修复的数字化研究和“双碳”目标实现途径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农田土壤修复的新技术研发与行业标准制定,并提出有关意见建议。

    秀谷科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冯能声介绍,近年来公司连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中心下设土壤修复研发中心、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耕地研究中心、碳汇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土壤修复设计中心等,聚焦农田土壤修复细分领域技术开发及科学应用,提升耕地质量。现拥有“微流体原位晶格化修复技术”“化学微损伤淋洗分离技术”“耕作层快速培育技术”等十大核心技术。布局农田土壤修复双碳管理、卫星遥感高光谱技术应用、土壤大数据AI技术、土壤理化性质机理建模研究等新技术。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湖北省委会主委王红玲表示,秀谷科技公司胸怀“国之大者”,注重科研投入,在土壤修复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培养了专业人才,实现了企业系统、集成、协调发展。土地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土壤质量决定粮食安全,科技企业和专家团队要加强合作,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探索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农业节能固碳目标。要结合碳市场开发碳资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表示,秀谷科技从事的农田土壤修复工作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华中农业大学与秀谷科技都致力于为人类和地球提供健康食品,两者在理念上是高度契合的,未来有很大的协作空间。

    专家组实地考察了秀谷科技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建设的“湖北省农用地大数据联合应用中心”“湖北省农用地土壤性状数据分析建模系统”“土壤修复项目数字化管控平台”等数据平台建设情况,详细了解实用新型装备的应用场景。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何红卫 乐明凯

    上一页:<font color="#000">“民权-青岛港”海铁联运班列首发开行</font> 下一页:<font color="#000">河南舞阳:专家“云端”解惑 创新农技推广模式</font>..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