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大田”里的春耕
春耕大忙时节,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栋写字楼里,一群年轻人却在电脑前开启了忙碌的“数字春耕”。
这些正在忙活春耕生产的年轻人,来自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这张树状的“春耕协作图”就是这些年轻人每天在干的活,树根是多维大数据,由遥感卫星、气象、物联网等收集汇总;树干是骨架,团队建模对基座数据进行分析;树冠是科技成果,分析作物长势、提出灾害预警。最后通过建模工程师的搭建,一块块数字农田就出现在屏幕里。
那么“数字大田”会给春耕带来哪些变化呢?循着这些年轻人农业数字化应用服务的足迹,我们来到了江苏海安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我们在现场看到,这个农场布设了68套物联网设备,这些设备监测和采集到的农情数据会第一时间传输给远在北京的数字春耕团队,他们经过快速数据分析后,及时指导当地种粮大户施肥、打药和灌溉。“90后”小伙刘林是这片“数字大田”的主人,也是一位“农二代”。他告诉我们,有了数字技术的赋能,他现在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管理农场的2000亩地。
如今,在江苏海安,像刘林这样的“农二代”已经越来越多,他们正从已有的47个数字农场种植经验出发,辐射带动全市800多个农场走向数字化,推动“数字大田”向“数字农场群”逐步升级。
举报负责人:田站长(账号昵称乡村发展网);举报电话:023-72261733;举报邮箱:773987997@qq.com;
业务联系手机/微信: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公司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1号;
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涪路兴涪公寓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