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云阳县巴阳镇永利村,柑橘种植大户乔光明打开一袋永利村自产的有机肥,和20余位果农进行补肥管护。其实,不只是乔光明,村里十多位种植大户,如今都用上了永利村自产的有机肥料。
“现在这有机肥是咱们村果农的‘首选项’,有机肥料产业不仅解决了村子的养殖粪污污染问题,还成了村民增收的‘绿色财富’。”永利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新告诉记者,永利村拥有3家养殖场,种了1200余亩枇杷和800余亩柑橘,养殖业和种植业通过生产有机肥实现了生态农业的循环发展。
过去,永利村一直种植柑橘、枇杷等水果,由于山高路远,水果均价总比邻近村镇低不少,村集体产业也一直发展不起来。
2019年,永利村依靠村民众筹,修起了11公里产业路,村里的水果终于运了出去,当年村集体便增收了数十万元。
紧接着,永利村依靠刚完工的产业路,成功引来3家养殖企业,建设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年出栏种猪1万头、商品猪2.5万头以上,为村里提供保底分红超过20万元,村里的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
然而,3家养殖场上万头猪每天要产生数吨粪污,虽然这些养殖场建有有机肥生产线,但由于产能有限,多余的粪污只能草草还田或就地堆放。久而久之,粪污不仅污染了土壤,产生的臭气还影响了村民的生活。
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个“包袱”?永利村借鉴外地经验,以村集体为主导开办了有机肥厂,把养殖企业的粪污用于有机肥生产。有机肥厂建立后,不仅解决了永利村的“环保危机”,还为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以往的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
2022年,云阳县有关部门又在有机肥厂的基础上,建设了占地80余亩的县畜禽粪污处理中心,一条有机肥全自动智能生产线得以投产。村里的粪污经生产线制作成有机肥后,用于柑橘、枇杷等作物施肥,形成了“猪—肥—果”生态循环农业链。
如今,永利村每年可消纳、处理畜禽粪污10万余吨,年产有机肥5万余吨。依靠生态循环农业,去年永利村村集体收入达到146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产业村。
“目前,永利村畜禽养殖、农业种植、粪肥加工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全产业链已形成闭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王新介绍,下一步,永利村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惠及更多农户。
举报负责人:田站长(账号昵称乡村发展网);举报电话:023-72261733;举报邮箱:773987997@qq.com;
业务联系手机/微信: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公司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1号;
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涪路兴涪公寓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