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中国仍是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要地。
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亚太区主席、全球合伙人兼科尔尼日本公司总裁关滩茂(Shigeru Sekinada)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一些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战略官想要重构供应链和价值链,将重心从中国转移到全球,或者重新配置资源,但这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所有首席执行官都需要非常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重构供应链和价值链非常困难,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中国在价值链中的高质量和重要性。
在关滩茂看来,中国和亚太地区发展潜力巨大。亚太地区人口在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中国有很多创新。亚太地区经济正在增长,未来GDP或将占到世界的50%以上,企业需要把资源分配给亚太地区。
展望未来,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心理经济学”对于促消费至关重要。关滩茂分析称,如果中国民众预计GDP增长会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中等速度,对未来收入水平保持乐观,会更愿意消费,国内市场会增长,这种心理因素非常重要。政府、公司首席执行官们需要创造这种心理经济,在国内市场发展这种心理经济。
2024年5月1日起,关滩茂成为科尔尼新任亚太区主席,在此之前,关滩茂曾任科尔尼日本数字化转型业务与消费品零售业务的主管合伙人,曾主导开展大型复杂的战略转型、业绩提升项目。
(科尔尼亚太区主席关滩茂,受访者供图)
《21世纪》:这是你履新后第一次来中国,感受如何?中国市场在科尔尼全球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
关滩茂:中国是亚太地区和全球非常重要的市场,人口非常庞大,也有很多创新,很多日本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战略官从中国公司的创新和进步中学到了很多。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东南亚国家正在发展壮大,人口也在增加,但另一方面,每个国家都很小,中国的面积比这些国家的总和要大得多,中国是非常重要的消费市场,也是非常重要的制造中心。
《21世纪》:相对于欧美市场,你如何看待亚太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否有更大增长潜力?
关滩茂:中国和亚太地区发展潜力巨大。近期科尔尼召开了一个全球会议,亚太负责人、中东负责人、欧洲负责人、美国负责人以及全球负责人齐聚一堂,根据宏观市场趋势进行战略讨论。几乎所有参加这次会议的人都明白,中国和亚太地区是增长潜力巨大的市场。
从全球来看,中东现在正在增长,但未来可能会趋向稳定。欧洲方面,四年前市场还在增长,但现在非常稳定。美国正在成长,但需要更多创新,美国市场并不容易。另一方面,亚太地区人口通常在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中国有很多创新。亚太地区经济正在增长,未来GDP或将占到世界的50%以上,这就是为什么企业需要把资源分配给亚太地区。
《21世纪》:中国和日本各有优势,合作对实现双赢非常重要。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中日两国未来可以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
关滩茂:一些日本公司做得很好,在半导体原材料等领域具有优势,但典型的日本公司的制造成本非常高,以较低的成本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是很困难的。而如中国、韩国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生产高质量产品,我们需要更多合作。
《21世纪》:中日是亚洲重要经济体,在哪些方面可以相互学习?如何携手打造富有韧性的供应链?
关滩茂:我们在中国找到了机会,创新来自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和公司,中国公司有很多这样的人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最近我和一家中国公司的日籍首席执行官进行了交谈,他提到几乎所有的日本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决策速度非常慢。另一方面,典型中国公司的中国CEO们做决定的速度非常快,这带来了非常迅速的创新。他认为需要更新组织能力,与外部专家合作,从外部进行团队招聘,带来适应市场的创新。
典型的日本公司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战略官可能习惯于缓慢的业务增长势头,不幸的是,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不能经常性创新,而中国企业可以为中国和亚太地区创新。
我想分享另一个例子,我最近与新加坡的一位执行董事会成员进行了交谈,他提到东南亚国家的人口增长非常快,但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工作质量,包括呼叫中心或工厂。而中国在这些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他觉得中国更重要。他曾试着将业务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地区,但出现了许多问题,转移过程中面临很多棘手的运营层面问题。
重构供应链和价值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一些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战略官想要重构供应链和价值链,将重心从中国转移到全球,或者重新配置资源,但这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所有首席执行官都需要非常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重构供应链和价值链非常困难,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中国在价值链中的高质量和重要性。
《21世纪》:中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等速度,如何让中等速度增长保持更长时间?“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避免?
关滩茂:中国的中等增长率远高于日本的增长率,2023年中国GDP增长5.2%,日本经济增长率约为2%,中国的GDP增速要高得多。如果中国想要继续快速增长,需要众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CEO,这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
对于各国而言,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丰田和索尼这类大公司的创始人都很强大,很有远见,富有创新精神。在某些情况下,第二任、第三任CEO是优秀的管理人才,但不是个性突出的人,不像最初的企业家,这样的CEO可以改善运营,但很长时间内公司里几乎所有人都在做非常小的事情,变成了“官僚机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许多日本公司在传统业务领域做得很好,但却无法为新领域带来足够的创新。
索尼也是个很好的例子。我认为索尼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是PlayStation。久夛良木健是PlayStation业务的创造者,他有一些深厚的技术知识,是一个企业家。现任CEO吉田宪一郎是一位目标导向的,有金融背景的CEO。他对业务组合进行了转型,加强了包括PlayStation在内的娱乐业务,将“Kando”(感动)理念推广至全球。
《21世纪》:日本经济曾遭遇“失落的三十年”,我们能从中汲取哪些经验?
关滩茂:我认为最简单的也最重要的就是培养CEO的企业家精神,创造性和变革性领导者可以改变客户、改变行业、改变国家。
我从事咨询业务20多年,见过300多位首席执行官,我认为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具有变革精神和创造力的领导者,可以带来创新,可以带来巨大的全球业务,可以为世界带来新的东西。如果我们有更多的领导者专注于创新、创造、转型,日本可以有更好的表现,GDP会增长更快。但市场上这样的领导者还不够多,企业家把企业交给下一任CEO,再由下一任CEO继续交棒,逐渐变成了运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领导者思考问题的格局可能会不够大。绝大多数企业家只是在现有的运营基础上做微小的改进,甚至维持原状,但如果需要变革、创新和快速增长,是需要有创业、变革精神的。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中国,我强烈建议寻找企业家领袖,一种方法是大公司收购初创型公司,大公司的资金可以为企业家精神创造空间,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1世纪》: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消费需求不是很旺盛,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有哪些应对方法?
关滩茂:大前研一是著名的管理大师,提出了全新的经济概念“心理经济学”。该理论认为,如果人们觉得未来的经济、未来的收入变差,他们买东西时会犹豫不决,这可能会带来经济衰退,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经历这种衰退。
这同样适用于中国,如果中国民众预计GDP增长会在很长时间保持中等速度,对未来收入水平保持乐观,会更愿意消费,国内市场会增长,这种心理因素非常重要。政府、公司首席执行官们需要创造这种心理经济,在国内市场发展这种心理经济,这非常重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中国企业将拥有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如果中国公司能够形成规模,也可以以此为基础,非常有效地在中国以外开展业务。
举报负责人:田站长(账号昵称乡村发展网);举报电话:023-72261733;举报邮箱:773987997@qq.com;
业务联系手机/微信: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公司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1号;
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涪路兴涪公寓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