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社群信息
      社群信息
  • 圈主:ssscv1
  • 粉丝:228 人
  • 人气:206170 关注度
      联系方式
  • 电话:023-72235432
  •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2号
光明时评:两条“周瑜大道”撞名,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不妨更多样
2021-03-24 08:40:33 760420
  • 收藏
  • 管理

    近日,安徽出现了两条道路“撞名”的情况,而且撞的是“周瑜”的名。

    如果在手机地图导航软件中搜索“周瑜大道”,就会发现定位同时显示出了舒城县和庐江县的上述两条道路,若不详加区分,人们极容易混淆。庐江县的“周瑜大道”,是2013年将“军二路”更名而来;舒城县则是近日对三里河路进行了更名。

    为什么会有两条周瑜大道?原来,这与周瑜是哪的人有关。《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根据这一记载,周瑜的家乡同时有“庐江”和“舒”两个表述。

    舒城和庐江,现在虽分别隶属六安和合肥,古代同属于庐州府管辖,因而在文化风景渊源方面极为相近。两地已经为“周瑜故里”争论多年,双方都能从史料文献、文物遗存方面举出给出自己的依据。

    事实上,“周瑜大道”只是众多历史文化争议的一个缩影。从西施到貂蝉,从梁山到水泊,从桃花源到花果山,不论是历史真实,还是虚构想象,地方总能从历史中爬罗剔抉,找到一些传统文化的源头。

    近年来,伴随各地方IP意识的增强,地方政府对传统文化资源愈加重视,对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需求愈加强烈,这种地名、路名、商标“争一争”的现象事实上也推动了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重视和挖掘本地特色的文化资源,本身是好事。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总是越深越好,这样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愈加丰富,让那些尚未进入公众视野的古迹、那些尚未被人重视的遗存或许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修缮。

    但另一方面,在运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和现代的城市管理相适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比如在相邻的两个县用相同的路名,是否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修改路名是否遵循了地名管理办法,征求相关市民的意见?

    在路名之争背后,不仅蕴藏着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更体现一个地方的发展理念、公共事务决定权的合理分配等诸多问题。百姓的出行是否舒适便利,道路命名程序和决策是否遵循民主性原则,这些问题相比于“周瑜故里”之争似乎也更应受到正视。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地方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未必要遵循简单的思维模式,认为只要拿下了“故里”“之都”“大道”之类的冠名权,就具有了对历史文化解读的权威身份。

    事实上,传统文化资源的“打开方式”也可以更加多样,不必将眼光仅停留在有限的历史文化资源上。比如西安市长安区古观音禅寺内的一棵千年银杏树,就因为“美到爆炸”而火到国外;河南春晚上的一支唐朝歌舞《唐宫夜宴》,就因为舞蹈与舞台艺术的巧妙构思而获得全网称赞。

    文化要充满活力,还需要当代人产生认同感,并且能够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显然,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思考。




    上一页:定远县能仁乡:大力开展“三查一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下一页:湖北枝江百里洲高起点谋划砂梨产业高质高效农业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