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
2021-11-20 20:18:18 465007
  • 收藏
  • 管理

    永清县韩村镇东营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簸箕村”,传统编制簸箕的手艺在该村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目前该村有20余户长年从事传统簸箕编织,每月销往东北、京津等地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走进永清县韩村镇东营村随便问一个50多岁的人都会柳编,因为柳编在几十年前是东营村村民的支柱产业。

    永清县韩村镇东营村党支部书记  杨秀明

    原来我们东营村村民大多数人都会这项技术,产量技术比较高。1981年以前,我们村有三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有编簸箕的生产文化。这些簸箕可以销售到采购站、供销社、南八乡各个村庄,还可以远销到东北三省。

    东营村党支部书记杨秀明带记者来到村里一处加工簸箕的作坊,作坊位于半地下。推门进去,里面只能容纳四个人,空气潮湿,村民高凤岭和白宝军正在编制簸箕。

    永清县韩村镇东营村村民  白宝军

    因为地下潮湿,柳在这里放着不用盖,编制方便。如果在屋编制的话,每次抽出一根柳都得喷水,耽误功夫。

    高凤岭和白宝军是村里还在坚持编簸箕的为数不多的两个人,截至目前,已经从事编簸箕几十年了。

    永清县韩村镇东营村村民 高凤岭

    我从18岁就开始编制簸箕,一直到现在。在家编制好交到采购站就能拿回钱了,挺好。我现在快60岁了,编了30多年了。

    永清县韩村镇东营村村民  白宝军

    以前我们编斗,家传的,跟我爸学的,后来编斗不行了,又改编簸箕,街坊邻居教的。

    在几十年前,从事柳编行业,对于东营村村民来说,是挣钱最快最好的方式,高凤岭也靠着柳编行业养育着一家老小。

    永清县韩村镇东营村村民   高凤岭

    所有的开销都是靠编制簸箕挣来的。我也挣不了别的钱,就靠着这柳编行业。

    高凤岭说,一个小小的簸箕,看似简单,制作起来也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不能省略。

    永清县韩村镇东营村村民   高凤岭

    编制簸箕需要好几道繁琐的工序。

    在作坊里编成半成品以后,再拿到家里由其他人完成最后的工序。

    高凤岭爱人  李美玲

    把簸箕刷干净以后再熏,然后用柳条绑上,让它美观一些,用竹皮子砸一下才能成活,才能到消费者的手中。

    现在,东营村生产的簸箕主要以是订单式生产,加工完成后经销商上门收购。

    永清县韩村镇东营村村民   高凤岭

    我年轻那会儿是把成品交到采购站点儿,这些年采购站没有了,都是客户订货到时候来车拉走。

    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年轻人走出家门融入城市,现在东营村村民从事柳编行业的人越来越少。

    永清县韩村镇东营村村民   高凤岭

    现在干这行的人不多了。年轻人都出去挣钱,年纪大的还在家干这个。

    永清县韩村镇东营村村民  白宝军

    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不管挣多少钱,他也愿意出去。为了让这项传统手艺传承下去,东营村也采取措施,支持村民大力发展柳编行业。

    永清县韩村镇东营村党支部书记  杨秀明

    我们在各方面都要给柳编行业支持。除了帮助他们解决檩条和树木,还要在经济上给予优先贷款。我们村虽然现在人数少,但是我们永远要把柳编保留下去。我们要提高技术,搞好质量,将来更好的为村民服务。曾经,东营村“户户是工厂,人人是编工”。如今,不少有着熟练编制技艺的柳编工匠陆续外出务工。现在,全村从事柳编编织的柳农以老人居多,致使柳编这一非遗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现象。也希望相关部门多重视这项传统手工艺,让它焕发昔日辉煌。

    来源:守艺廊坊



    上一页:穿越冬日拥抱你 下一页:核雕之乡在永清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