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指出,重庆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全力以赴抓实抓细秋粮抗旱措施。坚持“无灾多增产、轻灾少减产、重灾补损失”原则,结合天气情况、立地条件、作物长势和受旱等级,组织发动广大群众生产自救。
目前,低海拔地区水稻、玉米已开始大面积收获,要加强农机装备和社会化服务队伍调配,抢时抢收,确保“颗粒归仓”。中山地区水稻、玉米处于关键生育时期,抽穗—灌浆期水稻要勤灌“跑马水”,浅水勤灌、日灌夜排,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抽雄—灌浆期玉米,行间秸秆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延长耐旱时间。全市甘薯、晚播大豆、高粱等在土粮食作物处在产量形成关键阶段,要利用现有水源窝灌补水,喷施抗旱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早衰,降低因灾损失。
重庆还将多措并举全力保障“菜篮子”稳产保供。《通知》指出,蔬菜生产要合理利用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合理灌溉,薄肥勤施,喷施抗旱剂,提高植株抗性,稳定生产能力;要利用设施大棚和果林地间套作,适当增加生产负荷,抢播耐高温速生叶菜,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芽苗菜,丰富上市品种,补充上市缺口。园林水果生产要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定期适量灌溉,禁止漫灌;采取遮阳栽培、树盘覆盖、树干涂白等措施防日灼危害。
重庆还将充分利用秋季温光资源,大力发展晚秋生产。今年,重庆将在常年晚秋生产基础上再扩种50万亩秋马铃薯,新发展50万亩秋菜,并因地制宜发展果园套种等模式扩大秋红苕、秋荞麦等晚秋种植,筑牢全年粮食丰收最后一道防线。
根据《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资金、物资支持,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帮助农民开展灾后自救。督促保险公司加快启动农业灾害保险理赔工作,做到早赔付、早兑现,减少农民因灾损失。
举报负责人:田站长(账号昵称乡村发展网);举报电话:023-72261733;举报邮箱:773987997@qq.com;
业务联系手机/微信: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公司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1号;
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涪路兴涪公寓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