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河南商丘柘城县村民开设短视频账号,传播唢呐艺术
2022-10-26 18:59:57 451531
  • 收藏
  • 管理

    “马老师,我来得晚。可是我太喜欢你们吹唢呐了,想让你们再吹一曲,又怕你们太累!”在河南商丘柘城县洪恩乡马庄村村民马春风的直播间里,两小时的直播临近结束,但观众的热情依然高涨。尽管已有些疲惫,看到这名观众的留言,马春风和妻子杜晓艳又打起精神,吹了首《百鸟朝凤》。许多原本准备退出直播间的观众纷纷点赞,一场直播下来,视频号的粉丝数又上涨了2000多。

    在马春风的直播间里,这样的热闹景象可谓常态。

    马庄村是远近闻名的“唢呐村”。据县志记载,当地吹唢呐的历史已有400多年。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吹唢呐,前些年村里一度有29支唢呐队,每年靠唢呐演出收入上千万元。

    马春风8岁跟着父亲学唢呐,11岁就随着唢呐队去外地演出,成年后靠一支唢呐吹遍十县八乡,养活了一家老小。但这几年,学唢呐、吹唢呐的人越来越少。怎样把祖传的唢呐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成了马春风这几年一直思考的问题。

    平时,马春风喜欢拿着手机刷视频,慢慢地,他尝试把自己吹唢呐的视频放到网上。今年1月,马春风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唢呐村的事”,但起初的视频里只有他一个人表演,没有互动,也没有人气。

    好多次,马春风想过放弃。今年过年,儿子马健彪从外地回家,给愁眉不展的父亲出了个主意,“唢呐最喜庆、最带感了,咋会不火?只要找对节奏,准能火!”马健彪信心满满。

    马健彪参与过短视频录制和直播活动,在他指导下,马春风先从拍摄短视频开始。马春风时常请亲戚和其他村民客串,视频里,不管是一家人相聚吃饭还是田间地头偶遇,大家都能拿起各自的乐器,来一段即兴表演,高兴了还会现场跳一段舞。慢慢地,短视频有了人气,儿子又建议他做直播。“一定得有场景、有对话、有表演,这样才能火!”听了儿子传授的“秘诀”,马春风恍然大悟。

    今年春天,父子俩在自家小院里搭起了直播间,一张红地毯,几把椅子,布景简单,却很有“乡村范儿”。环境简单,但直播却毫不马虎,马春风和妻子轮流当主持活跃气氛,既有唢呐独奏,又有乡村乐器合奏,村民纷纷带着小板凳来老马院子里围观直播,观众更是留言“有那个味了!”“要的就是这个味!”

    视频号人气越来越旺,粉丝越来越多,目前已有32.3万粉丝。马健彪也辞去了外地的工作,回家专心操持短视频和直播的幕后工作。

    “我们一家的力量太小了,把唢呐艺术发扬光大是全村的事!”马春风说,下一步他考虑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唢呐的线上演出,让唢呐村的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也为村民们开辟一条致富新路。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6日 11版)

    上一页:金秋十月 秋粮收获正当时 全国秋粮已收11.35亿亩完成86.9% 下一页:耐盐碱水稻实现品牌化 “老大港”成致富新引擎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