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微生物技术 开启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
2020-01-17 11:23:11 807860
  • 收藏
  • 管理




        1月12日,由北京意科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EM微生物菌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古都西安隆重举行。



    此次研讨会是在国家提出的农业生产上“药肥双减”的前提下召开的,会议以“EM微生物菌技术应用”为主题,聚焦生态农业发展,对微生物技术促进作物提质增效、推动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深度探讨和分享交流,为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EM微生物菌”技术发明人、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维炯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梁俊、来航线、安成立、王渭玲、王安柱、王雷存教授及高级农艺师刘水利分别从不同领域,围绕中国EM技术的应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观点,给出了新思路,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陕西各区域EM微生物菌肥经销商、种植大户、合作社理事长、职业农民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EM技术赋能生态农业



    Δ中国微生态应用技术权威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维炯教授


    2015年开始,农业部正式启动“减肥减药”行动,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近年来,生物肥料也列入科技部发布的《“十三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重大生物产品之一。微生物制剂以及微生物肥料,对促进有机、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生态农业成为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日本是世界上EM技术研发最早、技术最好的国家,但其技术在中国没被登记过,市场上不会有日本的EM复合微生物菌产品。而我们研发的“EM复合微生物技术产品”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产品,是“中国的EM”,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

     
      此项技术也充分得到市场认可,经过在全国多地,以及在陕西等地农作物上的大面积试验示范证明,EM复合微生物菌系列产品能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病性、改善土壤活性,由此可见复合微生物技术在生态农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与独特地位。目前,该技术产品在全国累计使用面积超过20万亩。  




    让EM技术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梁俊

      目前,微生物技术发展很快,不光在农业上,甚至在工业、生物等其他领域上应用也非常广泛,但市场上的微生物产品种类很多,大部分人买别人的制剂在做,技术含量低,消费者一定要认真鉴别。李维炯教授的EM微生物技术是自主研发的,技术含量很高。

     
      微生物产品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它能够在不同作物上提高品质,这对作物质量提升很关键,另一方面,它有防病作用,对减药、环保、生态保护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这无论在苹果产业上还是其他产业上都会发挥很大的推动作用。要多做试验示范,不断完善产品性能,充分发挥和体现产品的功能和效果。 




     用EM技术阻击猕猴桃“顽症”



    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全国猴猴桃联盟主席安成立


    我国是猕猴桃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上升,目前还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其中陕西是我国猕猴桃第一大主产区。但是由于技术跟不上,产业上带来许多问题,一方面品质不高,另一方面溃疡病、黄化病严重影响了猕猴桃产量,建议从微生物技术角度,发展生态农业,以菌制菌,也许能对猕猴桃的一些“顽症”和品质问题有些突破。 


      建议通过规范的试验示范和种植标准,把“中国EM技术”向全国进行推广应用,真正让种植者得效益,让消费者得实惠。 




    结合农艺发挥EM技术引领作用



    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来航线


    日本在亚洲EM技术研究方面是超前的,我国目前发展也很快,类似做EM的产品,在陕西的企业加起来至少20家左右。李维炯教授的EM技术是把日本微生物多元化的互补、协调、协同作用和生态的合理搭配的理念引入了中国,在这种理念的基础上研发了适合我国的“中国的EM”微生物自主产品,这是非常可贵的。 


      从“十一五”之后,我国提出要提升土壤质量,改善作物品质,从生态农业的角度来说,微生物技术在提质增效、改善土壤方面作用显著,但目前市场上微生物产品种类繁多,市场相当混乱。在微生物产品大品牌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中,把关很重要,需要与当地的农艺措施有效配套结合,并通过规范的试验示范,充分发挥EM技术示范带动作用,做有行业代表性的微生物菌肥产品。 

      


    让EM技术破解“减肥减药”难题



    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渭玲
      

    2019年8月,国家药检委员会提出一个公告,对所有植物类中药材都要检测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在以前EM微生物菌肥施用过程中,我们发现EM微生物菌肥有“减化肥、减农药”作用,这对中药材的安全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它的核心,如果失去这些,药材就不能称为药。同时,EM微生物菌对中药材的外观品质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增加根长根粗和产量,同时能克服EM微生物菌连作障碍,这对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希望能加强EM技术在中药材上的广泛推广应用和试验示范,在中药材上发挥其“减肥减药”作用。 

       


    发挥EM技术的“硬实力”



    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王安柱

    我国是世界产桃大国,在生产条件与消费市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我国的桃产业存在着果品品质不佳,果农效益不高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桃产业发展。 


      近年来,在桃产业上,桃树的黄化病问题十分严重。每年桃树的新生枝叶出现大量黄化现象,影响桃树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到桃的产量与品质,造成种植户经济收益大幅减少。黄叶病已经治了多年,但很多方法都治标不治本,桃裂果也是制约桃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要从基础做起。建议在桃产业上,可以应用EM技术,大面积进行试验示范,发挥EM技术对桃树的黄化病,裂果问题的防治作用,推动桃产业良性发展。



    上一页:重庆海源物业集团隆重举办2019年终总结表彰暨迎春年会 下一页:重庆市食药监局:这些品牌的桶装水和白酒不合格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