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山东科技大学第五轮省派第一书记:让乡村振兴底色更浓
2022-11-09 19:21:15 443661
  • 收藏
  • 管理

      2021年10月,山东科技大学第五轮省派第一书记薛力、端木祥展、江峰、韩威来到临沂市郯城县花园镇开展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驻村一年以来,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用心用情用智描绘了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做基层党建的“领路人”

      基层强不强,关键靠支部。山东科技大学驻村第一书记从规范入手抓党建,驻村伊始便成立党小组,两周一次开展集中学习,深入支部为党员讲党课,把党的理论知识及强农惠农政策传达到最基层,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研讨交流。他们从示范入手抓带动,工作之余带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改善村容村貌,共同打造美丽乡村。从条件入手抓保障,利用学校帮扶资金40余万元,提升支部场所建设,为各支部添置了电脑、空调、打印机、广播设备、电子屏等。驻村期间,共组织召开党员大会44场次,走访慰问老党员560人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4次,组织党员学习活动35次,完成党员发展21名,培养后备力量30名。

      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通过健全工作制度保障工作质量;通过抓村党员干部队伍作风促工作落实;通过村民走访畅通信息渠道确保服务到位。多项工作与活动受到了山东省委组织部和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2022年6月,在临沂市省派第一书记座谈会上,薛力书记代表郯城县省派第一书记在会上作了工作交流汇报,得到了与会领导的肯定和赞许,也引起了广大省派第一书记的共鸣。

      做产业兴旺的“带头人”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怎么样才能让村民与村集体富起来,这是第一书记的大事。

      驻村后,第一书记通过深入调研,结合村庄产业特色,科学谋划产业项目,带动村民与集体共同富裕。

      2022年,四名第一书记共投入衔接资金165.8万元,扶持大棚项目19个,占地40亩;打造产业车间两处,占地近2000平方米,产业项目涵盖手工业加工、农产品加工等。目前,新建的颜庄村草莓温室大棚项目已经投入生产,每年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协调资金230万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刘湖村五色米车间拟于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从而推进了刘湖村党领办合作社“五色米”产业“种植+生产+销售”的全链条产业模式;投入资金63.8万元的李村特色手工业产品加工厂有效形成规模化生产,采取“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盘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第一书记用好单位资源,助力产业发展,帮助销售当地大米15吨。“第一书记不仅帮我们建设村庄,还帮我们扶持致富产业项目,我们十分感谢第一书记,不仅给村集体带来了收益,还让我们个人收益提高了。”李村村民丁明超说。

      做文化传承的“代言人”

      花园镇素有“柳琴之乡,水韵花园”之称。第一书记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各村的文化特色,从家风家训到特色产业文化,充分利用文化振兴的积极作用提振、激发农民的信心和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在第一书记的帮扶下,花园镇大力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十佳好婆婆、好媳妇和最美家庭评选表扬活动,形成典型示范和榜样促进效应,促进了良好家风的形成。第一书记筹集资金3万元购买图书近2000册,开展“送书助读”活动,为推进社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筹集资金4万元,购买体育设备120余件,进一步丰富村民文体生活。帮助村庄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为乡村树立了社会文明新风尚。一处处具有新时代乡村特色的文化站点如雨后春笋般展现,新建成的刘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中央电视台被宣传报道;“捷庄村柳琴戏爱好者活动中心”使柳琴戏文化得到了继承与发扬;颜庄确立“和谐、美丽、严谨、庄重”的村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修缮一新的李村“乡情草编”文化展馆对草编文化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展示作用。

      做人才培养的“引路人”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驻村以来,四位第一书记利用派出单位的人才资源,组织本校相关专家学者30余人次到镇里指导乡村振兴工作。2022年高考学子填报志愿期间,四位第一书记利用自身工作优势,在花园镇举办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帮助考生更加精准填报高考志愿,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六一”儿童节及暑假期间,组织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志愿者走进涝沟小学,为100余名学生发放了爱心书包和文具,并进行普通话普及及心理咨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行“人才孵化工程”“雏燕归乡工程”,选拔年轻干部作为后备人才加以培养,筛选致富带头人,提供培训机会和资源支持,培养致富路上的“领头雁”,努力为乡村的长久发展和行稳致远培养和储备人才。

      做生态改善的“助推人”

      2022年以来第一书记们带领村“两委”实地考察调研,坚持“四议两公开”原则,开展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整修村庄道路56896.5余平方米,新添修缮路灯757盏,修整排水石渠10800余米。一系列改善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完成,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大美刘湖、和美颜庄、七彩花园”慢慢成为一种品牌,颜庄村获批“2022年临沂市美丽乡村”荣誉称号,李村荣获“省级文明乡村”荣誉称号。村民表示,第一书记来了后,路修了,灯亮了,沟通了,村美了,产业也有了,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山东科技大学省派第一书记们表示,将继续以脚踏实地的行动,真心为民的情怀,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把乡村振兴的责任扛在肩上,把村民的事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第一书记的时代使命。



    上一页:第一书记的“驻村经”丨“点子”书记吴启军 下一页:常态化驻村助增收解民忧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