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高湿环境下猪群容易暴发的3大问题,兽医:应该这么做!
2020-01-22 18:49:49 800925
  • 收藏
  • 管理

      最近的天气,想必大家都有感受,雨水是真的多!养猪人要知道,猪群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根据试验数据,育肥猪在11℃的温度下,相对湿度分别为75%和90%时,猪的增重相差约三分之一。综合来看,猪舍的湿度在65%-70%时猪会感觉舒适。猪舍湿度低于50%,会大大增加空气中粉尘浓度,呼吸道病发病率提高,生长速度降低,日增重下降近30%;而湿度大于80%,促进各种细菌和寄生虫的繁殖,也会让猪患病几率增加。在高湿度环境下,猪场容易发生的以下4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

      高湿环境下猪群容易暴发的3大问题,兽医:用5个措施降低猪舍湿度

      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是真菌寄生于牧草、玉米、小麦、稻谷等饲料原料中,在含水量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迅速生长产生的毒素。致病性霉菌产生的毒素被动物采食后,常常造成中毒症状、死亡。在高湿环境下,我们首先就要考虑猪场的饲料从原料保存到猪的料槽过程中,尽量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霉菌毒素是各种霉菌产生毒素的总称,常见的危害较大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赭曲霉毒素等,其中对猪伤害最大的就是黄曲霉毒素。

      高湿环境下猪群容易暴发的3大问题,兽医:用5个措施降低猪舍湿度

      症状:黄曲霉毒素主要侵害猪的肝脏,导致猪生长缓慢;玉米赤霉烯酮是雌激素类似物,会导致猪生殖内分泌紊乱,生殖器官肿胀,初生仔猪和后备小母猪水门红肿,妊娠母猪流产,各阶段的猪脱肛;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的呕吐毒素、T-2毒素影响猪的胃肠道,导致猪呕吐、胃粘膜溃疡、出血,极大地影响猪的采食量和消化吸收率,损失猪场利润;赭曲霉毒素主要侵害猪的肾脏,导致肾脏上皮细胞损伤,严重影响肾脏的解毒、排毒和营养重吸收功能。由于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往往不是单一的,所以经常可见上述症状同时出现。

      防治措施:首先要降低饲料储存、加工过程中的湿度,因为湿度越大越利于霉菌的繁殖。在平时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及时清理料槽周围猪洒的地上的、死角中吃不到的残料。湿度较大时,一定要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有中毒症状时, 立即停喂霉变饲料。

      高湿环境下猪群容易暴发的3大问题,兽医:用5个措施降低猪舍湿度

      发现中毒猪时,给猪肌肉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5-10毫升,维生素B1注射液5-10毫升,蒲公英注射液10-50毫升。急性中毒时,用0.1%高锰酸钾溶液和硫酸镁或2%碳酸氢钠溶液灌肠和洗胃,内服盐类泻剂缓泻排毒。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和40%乌洛托品20毫升,同时皮下注射20%安钠咖5-10毫升。发现个别猪有中毒症状时,在清洁饲料中添加脱霉剂、维生素C粉剂、多西环素或氟苯尼考、电解多维、葡萄糖。

      渗出性皮炎

      猪渗出性又叫脂溢性皮炎或“油皮病”,是由葡萄球菌严重感染脾皮肤引起的一种疾病,在高湿环境下,仔猪的发病率更高,有些养猪人会误诊为疥螨。此病主要感染哺乳仔猪,特别是3-5日龄的仔猪发病率高,传染快,治疗不及时死亡率也很高。只要有一头仔猪发病,即可在1-2内波及全窝,3-5天即可扩散到周围几窝甚至是全舍。

      高湿环境下猪群容易暴发的3大问题,兽医:用5个措施降低猪舍湿度

      症状:仔猪发病前期,吻突和眼睑部位出现红斑,后转为黑色痂皮,接着全身出现油性的黏性滑液渗出,气味恶臭,然后黏液与被毛、灰尘等一起贴服在皮肤上,像全身涂上一层煤油。病情加重时,有些仔猪出现关节肿大、不能站立,全身震颤,有的出现皮肤增厚、干燥、皲裂,呼吸困难、衰竭、脱水,最终败血死亡。

      防治措施:首先对猪舍和临产母猪躯体进行清洗、消毒,保持猪舍的干净、干燥、通风。刚出生的仔猪应及时将体表的黏液擦干净,放在松软的干草或褥垫上。发病时,病猪栏和走道要彻底清洗消毒,然后尽快干燥。发病的猪用0.1%高锰酸钾溶液侵泡病猪身体1-2分钟,头部用药棉沾高锰酸钾溶液擦洗,然后将全身擦干后涂上甲紫溶液。病猪每头注射1毫升头孢噻呋钠,间隔一天再注射1次。


    上一页:母猪突然流产,养猪人辛苦几个月一场空?养母猪要注意这4点 下一页:容易被忽视的母猪亚健康具体有什么危害?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