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山田农林皆可贷
2023-01-18 18:11:41 409047
  • 收藏
  • 管理

      贷款难、贷款烦、贷款贵,这些都是屡见报端的“老大难”问题。最近,记者在浙江省淳安县采访时,当地农业农村局局长方海珍介绍,截至2022年12月,全县共发放了95本农(林)业综合经营权证,两年多来,通过该证的抵押贷款,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已累计获得34笔、总计8820万元金融“活水”。无需担保,无需额外抵押物,贷得数百万元的不在少数。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激活生产要素意义重大,确权之后的赋权、活权更为重要。其中,通过抵押贷款实现价值变现无疑是重要一环。过去,记者采访过不少林权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案例,发现多多少少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银行贷款的发放额度不够高,主体坦言难解渴,有时还不如信用贷款来得方便。

      淳安此次改革的价值在于,兼顾农业与林草业,同时囊括了生产设施、配套设施、地上附属物等,统一打包后进行价值评估。如此一来,抵押认定价值高了,授信额度自然水涨船高。那么,这样一种探索,为何缘起淳安?如何推进?当前,进展又怎样?元旦过后,记者赶赴淳安调研走访。

      “解渴”先得“多装水”

      见到农(林)业综合经营权证明书“真面目”,记者为之一惊。红色封面,足足32页,比往常见到的产权证都要厚出不少,其由经营主体填报,相关单位审核背书。翻看目录,从申请单位信息表,到不动产(林权)、土地承包流转经营权,以及茶叶园、桑园、水果园、干果园等信息表,再到设施用地备案及配套生产用房、地上建筑物、生产设备的信息表,要填完13张表格,“工程量”可想而知。

      “填表的时候烦,可拿到贷款,那是真金白银,值当!”张金妹是淳安县郁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通过农(林)业综合经营权证抵押,获得银行授信3000万元,她前后贷了三笔,总共贷得2700万元。“这个猪场两年前投产,起初设计投资额为5000万元,后来升级了智能化设备、环控系统、净化系统等一众设施后,结果实际投资超过了8000万元。”填平“大窟窿”,这笔贷款功不可没。

      这是张金妹的第二个猪场。实际上,早在10年前,她就开始养猪,那个场前后投了1800多万元,靠的全是原始资金积累,还有借兄弟姐妹的房产证周而复始地抵押贷款,以解决现金流问题。新猪场起点高、投资大,东拼西凑显然不顶用。

      张金妹办证时,已是淳安启动改革的翌年。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淳安县支行调研发现,包括茶园、桑园、果园在内的“三园”因未确权发证,闲置资产难以盘活,随即向县里作了政策建议。

      淳安以千岛湖名扬天下,实际上,全县森林覆盖率接近78%。早在2006年,当地便开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随后林地流转、林权抵押等工作顺利推进。2015年时,在省里统一部署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颁证与抵押贷款也予启动。相比之下,“三园”倒成了空白地带,面积不小,潜力巨大。

      “随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的经营方式更多元,流转的土地有水田、有旱地,也有茶山、果园等,投资额更大,融资需求也更大。因此,把山田农林打包起来综合确权,显得迫在眉睫,既符合实际,也呼应现实。”淳安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汪雪梅说。

      从起初的填补“三园”空白,延伸到农与林综合经营权,要让主体融资更“解渴”,首先就得“多装水”。汪雪梅也坦言,这中间,政策依据充分吗?金融机构认不认可?部门之间如何协同?资源打包确可提升总价值,但也意味着风险更大,万一出现不良贷款,又该怎么办?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

      部门协同引“活水”

      在淳安县政府的统筹下,试行农(林)综合经营权证明书的部署框架很快清晰: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并负责“三园”信息审核,县林业局负责干果园、油茶园信息审核,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已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项目配套生产用房信息审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动产信息审核。按要求,申请信息背书的主体,连片面积不少于30亩。

      2015年,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时,杭州千岛湖逸之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应淑红吃到了“头口水”,证书还是县里的“003号”,两年后,借此从银行贷得280万元。她虽没有林地,但地上附属物和配套生产用房都能用来抵押贷款,显然可有效扩大资产的使用范围。

      应淑红早年干过服装生意、卖过鞋子,十多年前到淳安姜家镇石颜村创办了这个名为“逸之园”的种植园。该园占地160亩,90亩种铁皮石斛,30亩种水果,还有20亩巴西人参,其他属零散种植。不同于张金妹,每个月的饲料成本对现金流有着很高要求,应淑红在一次性投入后,只须应付日常的人工、农资等开支即可。

      但往后,若想继续搞农旅融合,资金需求定不会少,应淑红很快提出申请。按规定,得先收回原先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当各个信息背书主管单位审核通过后,她便能领到农(林)综合经营权证。当然,一旦有证明事项发生变更,则须重新申请、重新发证。

      “其实,各个部门的信息背书,为银行尽调打下了牢固基础。客户申请抵押贷款时,就能很快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价值评估。”中国人民银行淳安县支行工作人员汪君毅告诉记者,一般根据资产评估报告,抵押率不超过70%,具体抵押期限、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则由各家金融机构与申请人协商确定。

      记者看到,2020年8月25日的发文单位中,中国人民银行淳安县支行在列。目前,淳安县内已有4家金融机构办理过农(林)综合经营权证的抵押贷款业务。其中,淳安县农商行业务量最多,中国农业银行淳安县支行次之,另外中国工商银行与淳安县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也有介入。

      “本身,这一改革探索能有力促进农业资源性资产价值转化,也是金融机构运用‘活水’灌溉三农,打通‘两山’转化渠道的有力之举,更是加快绿色金融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应有之义。可以说,政银部门的协同发挥了重要作用。”汪君毅评价道。

      筑牢“堤坝”多开源

      2022年11月25日,淳安县农(林)业综合经营权颁发三周年座谈会如期举行。相关部门、农业主体齐聚一堂,没有发言稿,没有寒暄与客套,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大家有言在先,少些点赞,多些建议,目的就是如何更好推进这项试点。原定的会议结束时间一拖再拖。

      此次记者采访,农行淳安县支行副行长童中宁一同前往。那次会上,他加了不少主体的微信,颇有感触,正好借此行,再多听听来自一线的声音。在童中宁看来,从眼下权证办理流程的便捷度、抵押资产登记的精细度、经营主体的满意度来看,都显示出其现实意义与市场空间,未来确实大有可为,但就目前而言,仍有一些堵点待疏通。

      首先是第三方的评估费用。现在,办理农(林)综合经营权证抵押贷款,第三方评估机构会按照评估价值收取相应费用,最低1500元,最高没有上限,相当于额外给企业增加了融资成本。

      其次是资产处置机制不健全。童中宁表示,当前最大的风险在于一旦发生不良贷款,涉农抵押物处置难,有价无市,尚未形成有序市场,政府主导的配套处置机制也未建立,这让银行在确定贷款授信额度、利率与期限时,会有更多顾虑,直接影响了积极性。

      再次是亟待建立绿色金融风险补偿和贴息机制。2018年时,淳安县曾拨付1000万元用于创新金融服务试点,后该资金因故予以收回。汪君毅也建议,应当抓紧建立“风险池”制度,以及建立绿色信贷担保机制,只有筑牢了“堤坝”,才会有更多源头放“活水”。

      1000万元的“风险池”能不能重新恢复?如何解决贷款风险处置难题?接下来,又能否延伸到中药材林下种植等产业,让这些主体也能办证贷款?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在方海珍看来,改革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背后则是生产关系的再调整与再优化,从而解放生产力、释放新活力。她表示,下一步,淳安将针对上述堵点,抓紧研究政策、出台措施,让这场改革惠及更多主体,成为农业农村集成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上一页:农业强国建设的中国之路 下一页:加强执法行为规范,创建文明集市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