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社群信息
      社群信息
  • 圈主:王峰
  • 粉丝:189 人
  • 人气:119542 关注度
      联系方式
  • 电话:13921869011
  •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同路
王桂连散文:岳父的一双皮鞋
2023-04-11 05:39:17 372826
  • 收藏
  • 管理

          作者简介:王桂连,江苏射阳人,中共党员,退伍军人,在乡镇工作多年,直至退休,喜爱散文、新闻通讯写作。

    岳父的一双皮鞋(散文)

    文/王桂连(江苏)

          “清明寒食好,春来百花开”,又是一年芳草绿,清明时节寄哀思。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传统时节——清明当天上午,我和妻子拿着事先准备好的鲜花和冥秒来到岳父母的坟墓前进行祭扫,摆好鲜花,焚烧冥钞,三叩拜、三鞠躬。在回家的路上顺便来到岳父母生前老房子看一看。

          岳父母生前老房子紧挨着大儿子只有几步远,主要是对二老有个照应,房子只有两间四十多平米,虽然二老先后离开人世几年,但房子从里到外装饰还是那么整洁干净。推开大门一进屋,东山墙上挂着的一双皮鞋映入我的眼帘,顿时使我浮想联翩………

          岳父是一个建国前的老兵,1947年参军入伍,解放战争中,因子弹穿透左腿受伤,治疗康复后在福建某部队服役。抗美援朝战争暴发,已随时做好出发待命。1953年3月,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刚上战场三个多月就宣告停战。由于当时国家正处于建国初期,经济十分困难,岳父参战发放的棉袄、棉裤和大衣等在回国后全部交回了部队,只保留了一双黄色帆布面、羊毛里、皮趟底的大头皮鞋做个纪念,这双皮鞋也是岳父一生一世中唯一珍爱的一双皮鞋。复员回乡后,评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

          我和妻子八十年代成亲结婚,岳父很高兴,我是一个当过兵的退伍军人,闲聊时也会谈谈部队的训练、生活、学习,时常也问他参战受伤和抗美援朝经过。每次到岳父家,总是看到他穿着一双皮鞋,虽然皮鞋破旧,又缝又补,但,他很爱护这双皮鞋,时不时的拿着刷子,刷刷泥土,擦擦干净。起初,我也不知道这双皮鞋的来历,就随便问问,岳父就道出了这双皮鞋是抗美援朝战争保留下来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国家还很穷,人民吃不饱饭,穿不暖衣,还要归还苏联外债,给我保留一双皮鞋很不容易啦,这双皮鞋虽然破旧,但是很暖和,我也穿得很舒心,平时还舍不得穿呢。

          岳父复员回乡担任原射阳县兴桥公杜金星大队十队保管员,工作吃苦耐劳,勤勤恳恳,起早贪黑,大公无私,管理生产队的粮食和财物,一旦遇到大风暴雨,他不顾个人安危,首当其冲的组织带领群众抢收集体粮食、财物,确保颗粒归仓,财产不受损失,被干部群众誉为“红管家”。一次到公社上台领奖,还是穿着那双缝补的破旧皮鞋,大队书记叫他换双新鞋子上台领奖,他说:我穿着这双皮鞋得劲。

          岳父的八个子女十分孝敬他老人家,看到老爸穿了双补了又补、缝了又逢的皮鞋,个个争抢着为他买双新皮鞋,可家里十几双新皮鞋,他一直没穿过。虽然生养八个子女成家立业,他很少能留在儿女家吃上一顿饭,在儿女连拖带拉、锁上车子、实在没办法情况下才能吃顿饭,一丢碗,骑上自行车往家赶。岳父有三个女儿嫁在新洋港,去一趟都是夜里三点到,天不亮早早守在门旁,生怕打扰儿女们。走亲访友都穿上那双珍爱的皮鞋。历经沧桑六十多年,带有传奇色彩的一双皮鞋,虽然补丁加补丁,却给儿女们留下了一个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六年前的一个夏天,岳父不幸离开了人世间,儿女们整理他生前的衣物,收集起来到坟墓焚烧,唯独发现他老人家生前珍爱如命的一双宝贝皮鞋给留了下来,刷去皮鞋上面的恢尘,系好鞋带,挂在墙上,给儿女们留个念想,看到它就好象看到他老人家还活着。

          临别岳父老房子,我面对墙上挂着一双宝贝皮鞋,三鞠躬三敬礼,敬重老兵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敬佩老人家留给子女后代勤劳节俭的好传统;敬仰老爸吃辛受苦养育八个儿女成人。

          皮鞋在,老兵在;皮鞋在,老爸在;皮鞋在,养育恩情在。

    陈家声(阳光灿烂),江苏泗洪人,为中国酒业协会酒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80年代末学习诗歌创作,出版有诗集《爱的旋流》、散文集《杯中日月》、文集《宿迁酒歌



    上一页:青山绿水有回响 乡村沃野绘新篇 下一页:驻村驻心 兴村富民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