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衢州市】拓展消费新模式 延伸旅游产业链 莲花镇以旅游的“火”实现村民的“富”
2023-05-09 15:58:26 355528
  • 收藏
  • 管理

    【浙江乡村讯】宿集定制让游客满意埋单;共享模式带动村民增收;灿聪农场等项目填补空白……

    近年来,莲花镇以未来乡村为依托,以百姓增收为核心,不断拓展消费新模式和延伸旅游产业链,打破传统旅游和住宿形式、概念,让游客住下来、待得住、玩得开心,通过良好的旅游体验感来撬动消费市场,让文化的“活”带动旅游的“火”,让旅游的“火”实现村民的“富”。

    宿集定制 抱团发展

    游客可以按需“点餐”、民宿玩转私人定制,在莲花镇未来乡村内,一种“民宿+定制”的新业态已悄然形成。

    走进一家名为“铺里花匠家”民宿内,只见游客们正拿着一张“游玩攻略”认真研究着。

    共富糕制作、围炉煮茶、茶艺表演、泥人制作……打开这张攻略,上面不仅指导游客玩什么、推荐游客吃什么,还贴心地提供各类体验游乐项目。

    “通过定制,我们可以在莲花镇游玩、手工、吃喝、欣赏表演,我们的旅程更丰富更有趣了。”一位来自金华的游客对游玩攻略的出现连连点赞。

    其实就在几年前,莲花的民宿还处于产品单一、以住为主、客流不均衡的状态。对此“铺里花匠家”民宿负责人张斌彪深有体会,作为莲花镇西山下村人,他在2018年与妻子回家创业,并打造了该镇第一家精品民宿“老花匠”。“当时莲花除了农业园区外,可玩可游的地方并不多,虽然环境优美,但淡旺季落差较大,工作日我们民宿的餐饮、住宿几乎放空。”

    这一情况在2019年发生了改变,那一年,衢江区以莲花镇所辖涧峰、五坦、西山下3村以及莲花现代农业园及芝溪所涉的8平方公里范围为核心区,开启了未来乡村建设的探索,从此越来越多的民宿、观光体验农场、农家特色餐厅等相继开业。于是,莲花镇以“莲花,我的田园家”作为“宿集”主品牌基调,西山下村也成了衢州市级民宿集聚村,并带领周边村庄走出了一条乡村游精品化路线。

    从过去的走马观花,到如今的宿集“抱团发展”,莲花的旅游业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游玩攻略中的项目分非遗及传统文化、时代潮流、沉浸式体验三大类,包括了糖画、剪纸、乡村网红音乐会、石头画展览、农事体验、剧本杀桌游等100多个小项,可供游客们自由组合,也可选择情侣出游、企业团建等5种保姆式的套餐。”该镇党委书记池建峰介绍,拿着这张攻略,就像手中拥有一份菜单,游客可按需点餐。想放飞心情,可以选择赏花踏春、采摘瓜果等散心路线;单位要开展团建可选择体验剪纸、变脸、糖画等非遗文化项目;家庭聚餐可组织烤全羊、乡村音乐会、节气研学等亲子类互动活动。

    目前,铺里·鹊巢、铺里·九宫格、铺里·花匠家2家、泛诗画·望谷、铺里·路溪社(房车)等6家位于莲花未来乡村范围的精品民宿,都参与到“宿集”的营造当中。其中,鹊巢民宿体现宽阔庭院、田园风光为主的现代化风格;九宫格民宿体现智能化科技感十足的未来风格;花匠家民宿体现温馨幸福为主,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格;泛诗画·望谷民宿体现古色古香、童年记忆的回忆风格。“我们可以资源共享、会员互通、客流分流,实现大家的共赢。”张斌彪介绍,如旺季分流客源到各个民宿,解决接待场地有限的问题,提升旅游承载能力。

    游客满意,宿主赚钱。2022年开张的第二家铺里·花匠家,在今年春节七天假期内组织了7场不同主题的活动,包括划拳比赛、打麻糍、做糖画、变脸表演等项目吸引了多批游客,而这样的火热景象也在其他民宿及农场上演。据统计,春节7天,莲花宿集接待的游客超10万人次,今年已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

    此外,随着宿集的推进,乡村讲解员这一职业也悄然出现。“讲解员会向游客介绍莲花及周边甚至全区旅游项目,向更多人推介衢江、让更多人了解衢江。”池建峰介绍,仅讲解员已提供就业岗42个,月均带动增收11万元。

    共享模式 带动共富

    “最近,我们的共享菜地正帮莲花现代农业园区内一些果园线上售卖时令水果。”莲花镇惠乡园农场负责人杜晓慧介绍,目前,惠乡园推出了共建共享共富模式,与莲花现代农业园区、湖南镇及周边县市区十多家农场合作,按时令销售草莓、葡萄、枇杷、红心火龙果、蓝莓、鸡蛋、儿菜、菇类等产品,为农场拓宽市场,让农场安心种植。眼下,如老爸果园的枇杷、大树果园的小番茄就正在其共享菜地的微信群、企业小程序中热卖。

    2021年成立的惠乡园经过两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共享养鸡、共享餐厅、共享菜地三大板块,并逐渐成为带动一方村集体经济壮大、促进百姓增收、便利游客消费的“中枢”。

    早前,杜晓慧先后在莲花镇外黄村、西山下村,各租用150余亩土地,用于打造共享菜地。租金分别为400元每亩、900元每亩,这直接为两个村每年带来6万元和13.5万元的租金收入。

    “我们的共享菜地出租给客户,大家可自种也可以委托农场打理。收获时,客户可获得所产出的所有蔬菜产品。”杜晓慧介绍,共享养鸡则是客户认养,不仅可获得这只鸡产出的所有鸡蛋,并最终将这只鸡拿走。模式的创新,让共享菜地、共享养鸡吸引了3000余户城市会员。

    客户即资源,资源即红利。除3000多户城市会员家庭外,杜晓慧位于莲花未来乡村内的共享餐厅也常常在周末迎来过千游客。

    “客户到我们餐厅,可通过手机下单即可吃到附近农家、餐厅、摊贩的菜和烤饼、油炸馃等各式小吃。”杜晓慧介绍,每到周末,不少村民会提前来了解周末将进店客户的数量,从而提前准备食材。

    54岁的村民夏耀平就是共享餐厅火爆经营的获益者之一。“过去,我主要在家务农,经济收入不高,共享餐厅火爆后,打麻糍成了我的主业。”夏耀平乐呵呵地介绍,周末是他作业的高峰期,一个周末下来往往要打三四场麻糍,月均可增收4000多元。此外,其家中200平方米的房子还被租用改造为民宿,租金每年1万元,租期10年。

    为将农耕文化、非遗文化沉浸式体验、24节气文化和美食、中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融入到生产生活当中去,眼下,杜晓慧又依托农场及餐厅打造研学基地,以24节气为切入点,周周有活动,每周都不同。

    目前,惠乡园推出的24节气活动已吸引全市中小学研学团队、散客1万余人参与,先后推出的立春“春日趣野”活动、雨水“春意萌动‘雨’你相遇”活动、惊蛰“学习雷锋·踏春而行”活动、女神节“春日约会”活动、春分“寻春鲜”活动、清明“‘青’你‘艾’春天”活动、谷雨“用一场露营告别春天”活动、立夏“这夏真有趣”活动,让孩子们经历开垦、播种、育苗、成熟、收获的农作物生长全周期,广受好评。

    推进项目 延链补链

    住宿休闲在宿集、用餐到共享餐厅、游玩到灿聪农场……现在的莲花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不断完善、延伸的“三件套”。

    2021年4月动工建设、2022年10月对外营业的灿聪农场内设置了“青蛙养殖”“萌宠乐园”“餐饮”“水果采摘”等多个区块,并引进“轨道火车”“旋转木马”等娱乐配套设施。

    “各式各样的动物是我们农场的主打,除青蛙外,我们农场还有羊驼、黑天鹅、小鹿等萌宠,大家可以近距离与宠物们互动。”农场主徐贵生介绍,天气晴好时,周末农场游客基本上都能超过500人,营业额过5万元,成为了莲花镇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今年,农场还将水果采摘区面积扩大到15亩,在已有的葡萄、红美人基础上,新增枇杷、樱桃等品种。从青蛙养殖到萌宠互动,从水果采摘到观赏花海,从乘坐轨道火车到玩转旋转木马,灿聪农场留住了孩子也留住了大人,填补了该镇儿童游乐场缺失的短板。

    宿集模式是为了抱团发展、共享模式能实现村民增收,而灿聪农场的作用则在于延链、补链。池建峰表示,去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推进了灿聪农场、写生基地、房车露营基地等项目建设,就是为了不断延长、完善旅游产业链,使镇域旅游业态更为丰富和完善,让游客可以在莲花感受到“一站式”游玩。

    离开涧峰村的灿聪农场,来到五坦村晴耕雨读研学基地。暮春4月,230余名来自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的学生,来到这里展开为期10天的写生生活,用他们的画笔描绘衢江的田园风光。“我们以激活古村落文旅写生产业为推手,推动写生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消费产业链条,带领群众铺就乡村研学产业振兴路。”池建峰说。

    把目光再转到西山下村,走进路溪社房车营地,只见营地与溪相伴、与野为邻,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共有10辆拖挂式营地房车。

    房车露营项目采用“固定保底租金+收益提成”的模式运营,去年9月委托给第三方公司运营。“项目以每年一定比例的租金收成加运营分红的形式,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注入源头活水。”池建峰表示,莲花镇将以房车营地为依托,打造新型旅游点、丰富旅游内容、延伸旅游产业,并与灿聪农场、写生基地一同成为莲花旅游的“新名片”“网红地”。

    上一页:【嘉兴市】海盐县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下一页:【吉林】吉林省推进“四良一智”建设促粮食生产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