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嘉兴市】海盐县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2023-05-09 15:58:27 355306
  • 收藏
  • 管理

    【浙江乡村讯】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海盐县坚持把发展家庭农场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聚焦改革赋能、产业提质、人才培育三大重点,大力培育家庭农场成为农民共富的重要主体。全县已有工商注册家庭农场1400余家,总经营面积超过18万亩,吸纳农村劳动力超过1万人。据统计,2022年全县家庭农场纯收入2.7亿元,户均18.6万元。

    一、聚焦改革赋能,增强农场发展“原动力”

    一是政策引领增加投入。制定出台扶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文件,鼓励家庭农场增加基础设施、机械设备投入,提升生产服务能力。近三年共立项扶持家庭农场产业项目53个,新增投资1.8亿元。

    二是改革创新助力发展。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整村整组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率达79.3%;推行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贷款8.03亿元,有力保障家庭农场资金需求;全省首创家庭农场务农人员“定量不定人”意外责任保险,为家庭农场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科技强农贴心服务。持续放大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朱小勤”的正向示范效应,成立“小勤工作室”“农业帮帮团”等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开展百名农技人员联百农活动,通过专家坐诊、在线答疑、实地指导等方式,为家庭农场发展出谋划策,累计解决各类问题5千多个。

    二、聚焦产业提质,擦亮海盐农业“金名片”

    一是做大稻虾产业。2022年,海盐县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种植晚稻20.67万亩,占全县90%以上,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骨干力量。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大力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累计发展稻虾种养面积4万亩,培育了238个稻虾种养家庭农场,年均收益达40万元。

    二是做优葡萄产业。引导葡萄种植类家庭农场精品化发展,推广“阳光玫瑰”“天工墨玉”等优质品种,制定“海盐葡萄”品牌阳光玫瑰“518”地方标准,推进葡萄产业提质升级,2022年葡萄产业产值达4亿元,葡萄农户均收入达28万元。

    三是做强蔬菜产业。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全县42家家庭农场发展蔬菜规模化种植,形成了浙北最大的5万亩大豆、青菜生产基地,42家家庭农场平均收入达到23万元。

    三、聚焦人才培育,提升农场人员“好本领”

    一是培训高素质农民。深化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采取集中培训、田间课堂、远程指导等多种模式,提高农场人员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2000余人,农村实用人才1.8万余人次,农创客563人,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培养新型农创客。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开展创业创新,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一代农民,全县已有63名大学生创办了家庭农场。成立全市首个县级农创客发展联盟,连续两年举办乡村振兴创业创新大赛,支持24个农业创业创新项目落地。

    三是培育示范带头人。鼓励家庭农场按照省、市、县三级标准开展示范创建,累计创成各级示范性农场近200家,其中省级35家、市级49家、县级111家,涌现了华星农场、惠众农场、秦欣农场等一批优质家庭农场。

    上一页:【嘉兴市】海盐县深耕稻虾全产业链打造平原水乡县 “一县一链”示范样板 下一页:【衢州市】拓展消费新模式 延伸旅游产业链 莲花镇以旅游的“火”实现村民的“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