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09:00-17:30
  • 周六至周日:10:00-16:00
东盟观察丨专访马中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联盟主席赖德发:马来西亚可成中国—东盟科创合作的“先行者”之一
2023-11-18 21:05:34 87251
  • 收藏
  • 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柳颖 深圳报道

    11月5日,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会见了来华参加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及首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部长会议的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秘书长阿曼努丁·哈希姆。

    双方共同回顾了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框架下中马科技创新合作进展,表达了继续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意愿。同时,双方一致同意将办好2024年在华召开的中马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第3次会议,为两国建交50周年献礼。

    围绕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中马合作持续加强。近日,马中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联盟主席赖德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些年间,中马不仅在基建领域获得了瞩目成果,许多中国高科技企业与新能源企业也走进了马来西亚,如华为、小米、吉利等,这为两国的科创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今年以来,赖德发三度到访中国,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赞叹不已。他特别提到,中国高铁、电子支付与共享经济给他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以前大家都说Made in China (制造在中国),我认为现在是Born in China(诞生在中国),许多诞生在中国的高科技,比如农业科技、高铁技术等,都应该走出国外,走进马来西亚。”赖德发表示。

    (马中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联盟主席赖德发 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技企业纷纷走进马国

    《21世纪》:今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你认为中马合作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特别是在科创领域。

    赖德发:明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在马来西亚,很多由中国承建的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比如东海岸铁路。

    此前,在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行期间,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亦见证了马中两国企业签署近200亿林吉特(约人民币310亿元)的合作谅解备忘录。这彰显出两国经贸层面的合作关系不断巩固。

    在科创领域,许多中国知名科技公司也进入了马来西亚,比如华为、小米、TF-AMD,以及太阳能、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企业,比如吉利。我认为在科创以及新能源领域,马来西亚和中国具备广阔的合作空间。

    《21世纪》:根据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的统计,2022年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外资来源地,马来西亚批准外国直接投资1633亿林吉特,来自中国的投资额达554亿林吉特,占比33.9%。请问中企、中资目前在马来西亚的主要投资领域有哪些?

    赖德发:今年有不少中企来到马来西亚,我接待过来自成都、徐州、珠海等的商贸代表团。

    据我了解,许多中企、中资都瞄准了北马地区(槟城州、吉打州、玻璃市州、霹雳州北部县)。在这个区域发展的产业种类非常丰富,包括光伏新能源、造纸、木材加工、医药、医疗设备、汽车制造、电子电气、木材加工、锂电池生产等。

    共同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21世纪》:马来西亚近年来在重点发展哪些产业?中国企业和中国投资者如何参与其中?

    赖德发:这些年来,马来西亚在推动“工业4.0”,产业升级,推进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国企业也在摸索中进行,并已有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

    我认为,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交流方面,中马两国可以加强合作。据我所知,中国政府部门有很多相关的培训班,中国驻槟城总领事馆也积极推荐了许多人士到中国参加数字经济方面的培训。

    在数字经济领域,马来西亚和中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可以共同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21世纪》:你对中国近年来的科技创新发展有何评价?

    赖德发:今年以来,我三次到访中国,年底前还将继续来华两次。我每一次来到中国,都感受到惊喜。这期间,我专门体验了中国高铁、电子支付与共享经济,印象非常深刻。只有来到中国,才真正感受到中国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尤指一提的是,在小数据领域,中国也取得了瞩目的发展。

    以前大家都说Made in China (制造在中国),我认为现在是Born in China(诞生在中国),许多诞生在中国的高科技,比如农业科技、高铁技术等,都应该走出国外,走进马来西亚。

    《21世纪》:你如何看待大湾区的发展?马来西亚企业、投资者如何看待大湾区的投资和市场机会?

    赖德发:大湾区是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科技创新地区之一,并且与马来西亚交通往来便利,人文、语言相通,是马来企业的热门投资考虑地。

    以前的马来西亚人更多地在中国投资房地产、贸易融资等。我认为,目前围绕高科技领域的投资还是偏薄弱。

    其实,马来西亚在科技领域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马来西亚的槟城有50年工业化历史,被誉为“东方硅谷”,半导体等电子电器产业发达,拥有丰厚的人才储备。

    我认为,未来伴随着科技创新的高速发展,AI、医疗与生物科技等领域应该成为马来西亚投资者来到中国、来到大湾区的主要吸引力。

    《21世纪》:围绕绿色经济,你认为中马在这个领域可以如何开展合作?

    赖德发:在绿色经济方面,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绿色技术很先进,比如新能源汽车,水资源保护以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等。与此相比,马来西亚显得有点落后。围绕绿色经济、环保技术等领域,马来西亚应该多向中国学习,并开展合作。

    藉由马来西亚走进东盟

    《21世纪》:在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合作中,马来西亚扮演什么角色?中企、中资如何借助马来西亚走进东盟?

    赖德发: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马来西亚是中西方科技交流的“缓冲区”,且中马双边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马科创合作可以成为中国—东盟科创合作的“先行者”之一

    中企、中资要走进东盟,我认为应该先走进马来西亚,这是一个很好的入口点。包括刚刚提及的槟城、马中关丹产业园等地,都非常适合中企、中资投资经营。而且,马来西亚华人华侨很多,会说中文的人很多,开展商业活动会更为便利。

    如今,中马双边关系持续向好,我认为两国的科技创新合作十分值得期待。中企、中资可以借助马来西亚,走进印尼、泰国、柬埔寨等地。我相信也有许多马来西亚企业愿意和中国企业一起走进东盟其他国家。

    《21世纪》:与新加坡相比,马来西亚在这过程中的角色或者定位有哪些不一样?

    赖德发:一方面,新加坡是发达国家,工业发展比较先进;但另一方面,新加坡的成本也非常高,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生产成本。

    如今,马来西亚不仅是新加坡主要的人才来源地,也是东南亚培育海外管理专才的主要人才基地。

    因此,在我看来,中国与东盟的前期合作中,新加坡是重点所在,两方合作共建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项目。后续合作中,中国和马来西亚具备更大的合作空间以及潜力。

    上一页:南财7周年|海内外大咖送上诚挚祝福 下一页:CBN丨More Chinese cities report falling home prices in October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