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聚会、聚餐、婚庆等活动迎来高峰期,然而,眼下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聚集,对疫情防控提出更严峻的挑战。
为全方位保障春节期间的防疫工作,各地陆续发布通知,对春节期间的聚会聚餐、红白事、休闲娱乐等聚集性活动进行细致部署。
01
去年12月30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举办会议、聚会等活动应当控制人数,尽量举办线上会议或视频会议,50人以上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
1月7日,浙江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介绍,该省严格控制大规模聚集性会议活动,提倡采取视频形式举行。原则上取消单位集体团拜和慰问、联欢等活动,减少室内聚集性文娱活动,压减各类迎春活动。
02
除了限制组织和单位举行聚集性活动,对于春节前后民众走亲访友、婚庆酒席、聚会聚餐等活动,各地也进行了重点部署。
例如,浙江、广东、河南、内蒙古等多地都发布倡议,倡导市民春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拜年活动,并对春节期间家庭聚会、红事白事等活动作出规定。
对家庭聚会聚餐,各地要求人数控制均在10人以下,对红白事的集会规模要求也较为严格。
比如,贵州要求,除红白喜事外,一律不得举办其他任何酒席,举办红白喜事的一律从简,同时须向所在村(居)委会报备,防止大规模、高密度聚集。四川、安徽、江西等多地也都倡导白事简办,红事尽量缓办。
山西晋中要求,一律取消婚丧嫁娶等群体性集会,暂停全市殡葬服务单位群众祭扫活动。
对于酒席聚会,一些地方也对餐饮机构提出明确要求。例如,安徽合肥市要求,酒店餐饮要严控就餐人数,餐桌间距不小于1米,实际就餐人数不得高于正常接待量的70%。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要求,各餐饮服务单位不得承接规模超过100人以上的婚庆、丧事、寿宴、生日宴、年会等各类集体用餐。规模在100人以下的集体用餐,必须要与举办方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提前3日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报备。另外,确保餐桌之间保持1.5米以上、餐位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
同时,该市要求,必须做好参加聚餐人员的管控工作,严格查验用餐人员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通行健康码,并做好体温检测工作,监督用餐人员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严禁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发热、咳嗽及非“绿码”人员参加聚餐。
03
在辽宁,沈阳市文旅广电局明确,当地各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和影剧院、网吧、歌舞厅等文化场所实行限流措施,接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50%,要引导各星级饭店控制所有出入口,对入住和进店客人逐一排查溯源、实名登记,并进行测温查码。
除了景区、酒店和公共文化场所,一些地区的要求更细致到棋牌室、超市、澡堂等。
例如,四川要求,切实加强茶馆、麻将室、游戏室、村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场所的严格管控,江西要求,浴室、澡堂等接待消费者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
再如,山东阳信县要求,商场、超市、市场等购物消费场所,洗浴、美容美发、健身房等服务类场所要按照最大承载量的75%严控接待规模。
举报负责人:田站长(账号昵称乡村发展网);举报电话:023-72261733;举报邮箱:773987997@qq.com;
业务联系手机/微信:18996816733;邮箱:2386489682@qq.com;
公司地址:涪陵区松翠路23号附11号;
办公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涪路兴涪公寓9-3;